完颜守绪听了也觉得这样不错,他也知去官员与百姓家中挑选女子,是要招人骂的。
参政张天纲却是极力反对:“陛下,此人妖言惑众,臣未闻有可施妖术可以退敌的,亦未闻有丹药可让人三月不食米粟。倘若如右丞大人言,借巫退敌,然臣以为这无异于搅乱军心,以为神明相助,军士怕会无为而守。倘若此人是奸诈之辈,追悔莫及!陛下,臣等不可不防也。”
张天纲此言一出,完颜守绪觉得十分惊讶,他见完颜仲德也连连点头,只得放弃。
秦宋联军还在城外准备攻具,十余万人每天城外耀武扬威,令城内人心惶惶。完颜守绪听说秦军就要准备差不多了,心中更是害怕。
第二天,那位麻帔道长又来见完颜守绪,但揖不拜,且多大言不惭。完颜守绪问他到底有何高明之处,这位麻帔道长左右而言它,急着要脱身。
待其告辞,完颜守绪也觉得自己可能受骗了,便问左右:“尔等以前是否认识此人?”
这时,翰林王鹗详细地向皇帝将此人的过往劣迹,一一道来,完颜守绪一听,气得半死,立刻命人追了过去,一刀结果了这位装腔作势的道士,又将引荐妖道的太监给杖死。
“王翰林是东明人吧?”完颜守绪听了回报,怒力平复心头的怒火,问道。
“回陛下,微臣正是曹州东明人氏!”王鄂回道。
“卿是正大元年的状元吧?那一年朕刚即位,转眼快二十年了!”完颜守绪看着年过半百的王鹗,不无嘘唏地叹道,这王状元与他年纪相仿,他看到了王鹗便知自己也上了岁数,岁月不饶人。
“臣驽钝,虽食朝廷俸禄,却不能替陛下分忧!”王鹗躬身道。
“听说秦国中书令王敬诚,与卿是同乡?”完颜守绪却说另一件事。
王鹗张了张嘴巴,回道:“陛下,此人确实与臣乃同乡,不过多年以前,此人家贫便投靠燕地的远亲,就没有了来往。”
王鹗将自己与大秦国首席大臣撇清干系,同乡并无特别之处,坏就坏在当年读书时,他与王敬诚被并称“东明二王”,尽管他们二人当年关系并非太亲密。想当年,王敬诚要更善于交际,又喜权谋之术,好高谈阔论,指摘朝廷,这不为王鹗所喜。大概也是二人在东明齐名,既生亮何生瑜的缘故。却不料人家王敬诚成了一崛起强国之重臣,反对来要灭亡自己的国家。
不过,王敬诚并没有忘记此人,秦金通好之时,王敬诚还屡次托人向其问安,王鹗不想招人猜忌,从未答复一字半句,也从不对外人说起。他现在翰林学士承旨,也只是在皇帝来蔡州时,人人受提拔,才想起了他。
“卿可愿出城?”完颜守绪探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