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页

“国主美意,孟某怎敢违抗?”孟珙躬身回道。

赵诚带着亲卫离开,当然还有那位叫王鹗的人。孟珙本来想不日就返回襄阳,正想打听赵诚何时履约,不料赵诚主动提出,这正中他下怀,连忙命人向襄阳传递消息。

息州北十里外,叶三郎与郭侃二人勒马观望。他们二人奉命攻息州。

远远就见息州城一片火海,斥侯来报,原来城中守军听说蔡州已破,皇帝自尽而死,便觉得息州早晚要面临大军围攻。主帅害怕,立刻举火焚烧州城,想渡过淮河,迁入宋信阳军境内的罗山中躲避。

“他们燃起大火,不正是摆明要我军前去攻击吗?”叶三郎笑道,“他们不去它地,偏偏要往宋国地境逃跑。”

“罗山乃宋境,这真是天赐我也!”郭侃大笑,回头道,“三郎,我料想敌军正忙着渡河,你们骁骑军从它处渡河,拦住前路,我率主力正面攻击。”

“元帅,为何一定要斩尽杀绝呢?”林岷反对道,“要知我军是追踪金军的,不如若即若离,驱之深入宋境。”

“林副帅真是奸诈啊!”叶三郎笑骂道。

“姜是老的辣嘛!”林岷回道。

“宋国以往应对金人挑衅,姑不论蜀地,临淮一线,计有淮东、淮西、襄阳三大防区,淮东多水,水泽相间,淮西多山,以寨联结自保,金人以往自秋在南侵,来年春天又不得不北返,只有襄阳所处地方最利骑军冲刺,但那襄阳城太过坚固。襄阳与淮西之间信阳、光化一带,即是我们将要面对的前方,却是其中一条软肋。”郭侃扬着马鞭道,“信阳军、光州以至麻城一带,正有利我骑军冲刺,国主、枢密及诸帅有计较,我军会同骁骑军,发挥两军善于奔袭之长处,奋勇向前,饮马长江!”

至少在秦军一方,他们刚刚放下对金国的最后一击,又开始了另一场战争。这仿佛又是一个历史的轮回,此时赵诚正在自己的帅帐中,款待宋军大小将校。

赵诚举着酒杯,冲着孟珙等宋将道:“诸位远道而来,助粮又助战,辛苦有加。来,诸位与本王满饮!”

“满饮、满饮!”宋将们纷纷举杯高喝道。

酒杯中盛满了大胜之后的舒畅与欢腾,却不知在这帐中华灯之下的阴影之中,却隐藏着无数的阴谋与黑暗的事实。

“那张天纲,孟将军是否已经送走了?”赵诚问道。

“回国主,孟某早就遣人将他押回,还有金主的遗骨。”孟珙道,“末将已收到史帅的军令,后日便要返回襄阳,今日借花献佛,趁此机会向国主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