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页

“若是天下皆系一人而治,倘若君临大宝的非明君仁主,那恐怕就谈不上江山稳固。”赵诚道,“五代纷乱,皆武人争斗。及至宋太祖后,却又矫枉过正。天下能文能武者太少,不可偏执。国朝自有律法、御史、谏者,又有报纸舆论监督,上至皇帝,下至从九品官吏,皆应受监督,就是军中纪律参军,又各成体系,监督行伍。”

“陛下英明,我等不及也!”众臣齐声说道。臣子们的吹捧,虽出自真心,但难免有些吹捧的意味,赵诚心照不宣。他以及李昶方才所说的,虽然是他成就霸业的原因所在,但终究还是系天下于一身,赵诚至今仍不知道何以才能让大秦国永世长存。

“陛下,史天泽奏请陛下,允许他率兵南下。”铁穆奏道。

赵诚心中极是得意,笑道:“宋主仍不愿屈服,看来朕只有强攻了。命史天泽立即率兵出击,进至大江北岸,遥望鄂州城。”

“陛下,臣以为可命郭侃在淮东施加压力,再命铁义从渡河,占领大胜关,入淮西,牵制两淮及沿江宋军,令其不敢全力援鄂,减轻史天泽的压力。”铁穆道,“如此一来,史天泽若是进展顺利,放弃过江,兵锋折向淮西,淮西若是一破,淮东不攻自破。”

“淮西多山,宋军经营百年之久,易守难攻,我军不占优势,郭侃之东路军主力在淮东一线,淮西需加强,萧不离的人马可前趋,助铁义一臂之力。”赵诚点头道,“就看史天泽能否击破郢、鄂、黄、蕲一带的宋军。”

“臣遵命!”萧不离喜道。

“陛下,水师是否可以出动了?”何进道,“太子殿下派使者,催问多次了。”

太子赵松这次要与水师严忠济等人自海路攻宋,这当然很有风险。在北方人的眼中,大海深不可测,陆地要安全得多,太子是储君,亲自驾战船出海作战,当然遭到了众臣的一致反对。

赵诚也有些犹豫,尤其是皇后的强烈反对,不过太子软磨硬泡,终让皇后点头答应。齐国公张荣是山东人,年轻时也曾出过海,张荣不计可能的风险,主动请缨辅佐太子南征。赵诚见太子意志坚决,又有老帅张荣的辅佐,便点头同意,虽然极有风险,但他因此而感到骄傲,帝国终将要交给一个意志坚定的人。

“自去年秋时,秦宋两国即处于战争状态,听说宋人实施海禁,严防江海舟船来袭。”陈不弃道,“此时我水师,要想直捣临安,恐怕很难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不如令太子殿下及水师将士们,在海上做出攻击姿态,逼迫宋主不敢掉以轻心?”萧不离奏道。他还是念念不忘太子的个人安危。

臣子们自何进以下,均点头附和称是。

“好,那便命太子及齐国公、水师都督严忠济等,便宜行事!”赵诚命道。

数十骑带着赵诚的命令,急奔而出,向诸路兵马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