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少部分就更容易解决了。
王安计划等蝗灾过后,正式启动工业建设。
划出一片地,联合永宁县的商贾建立一些作坊,类似于现代工业区,专门用来搞生产。
到时候,这部分流民自然就成了第一批产业工人。
至此,流民问题将彻底不复存在。
如果一切顺利,王安甚至打算扩大规模,将恵王那边的流民也吸纳过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如果有了这块地,王安越发有信心。
“呵呵,多谢姐夫的夸奖。”
苏允文被王安夸得飘飘然,看到苏幕遮正好走过来,得意洋洋地一叉腰:
“姐姐,看到了吧,这下看谁还敢说我苏允文只会在苏家吃白饭。”
见他一脸嘚瑟,苏幕遮又好气又好笑,白了他一眼,道:“还不是殿下教导有方,让你有了一点长进,不可骄傲!”
说完看了王安一眼,剪水般的秀眸里,透出一丝感激。
一直以来,她都十分担心苏允文的发展,担心他会误入歧途。
如今有了王安相助,她的弟弟终于有所成长,苏幕遮心里很欣慰。
苏允文并没有把姐姐的训诫当回事,越发得意:“呵呵,姐姐,我也不想骄傲,奈何实力不允许啊。”
他故意顿了顿,看了两人一眼,故作神秘道:“姐夫,姐姐,你们猜,我谈下这块地一共需要花多少钱?”
“这个有什么难的。”苏幕遮对于这方面比较精通,嫣然一笑,“按照大炎的行情,一亩地的价格,根据优劣,从十几两到三四十两银子不等。”
“上等田,一亩可卖三十两以上,下等田也能卖上十几两银子。”
苏幕遮目光透着精明,飞快计算道:“你买的这块地,尽管距离京城二十余里,却也在京畿之内,哪怕是下等田,这个位置,价格也不会低。”
“按照一亩地二十五两银子算,一百顷地,怎么也得要十二万两以上。”
王安听罢点点头,觉得苏幕遮这个答案比较合理。
一分钱一分货,毕竟是京城郊区的田地,再便宜,也便宜不到哪去。
“错了,姐姐你错了,大错特错,并不是这个价格,要不,你们再猜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