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刚有了这么一个念头,下面的惠王呆不住了。
好不容易给王安脑袋上安个罪名,岂能这么轻易就让人摘了去?而且这次弹劾太子,不论是他,还是昌王,都是做足了准备的。
前几次弹劾王安,都没有成功,总结经验就是做戏没做全,让王安轻而易举的就翻了身。
这次可没这么简单了。
因为他和昌王,还有更加具体的安排,足矣让王安无可辩驳!
今天这事儿,一定要闹大,越大越好!
“父皇!”
惠王站了出来:“儿臣倒是听说,太子王安操纵粮价,确有其事。似乎是他勾结了一些粮商,让那些粮商故意摁着粮食不往外卖,等到粮价上来了,再高价售出,最后得利两相分成。”
“杨大人身在吏部,怕是对这些事情,根本就不关心,所以不知道罢了。”
“太子哄抬粮价,自然是为了钱财!怎么能说没有缘由呢?白花花的银子,谁人不爱?”
王睿皮笑肉不笑道。
实际上他是把自己做的事情,按在王安头上了。
这些日子以来,王安的确一而再再而三的抬高粮价,但是昌王和惠王知道之后,也从来没有说过要阻止,而是任由太子施为,自己在暗中勾搭了一群粮商,恶意屯粮。
说起来,这抬高粮价的过程,昌王和睿王也帮了不少的忙。
他们俩才是那个勾结粮商,要获利的人,只不过他们做的比较隐晦,没有王安这么张扬。
如此一来,等到事情民怨爆发的时候,他们二人明明在底下推波助澜了,却因为没有露出把柄给人,所以根本不会受人注意。
所有的罪责,都会有王安这个“傻帽”来担着。
当然,光让王安损失钱粮,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也要趁着这次难得的机会,彻底把王安给打压下去。
二王虽然明面上没有表示要合作,但其实已经一致针对王安了。
王睿前不久还得知,昌王安排了人手,去民间组织百姓抗议,如今街面上应该已经能看到这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