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页

战场上的厮杀还在继续,陈燮想杀回头的做法,被韩山坚决的制止了,死死的拽着缰绳,态度坚定。陈燮只好作罢,带着不足两千的骑兵,在战场外围等着最后的胜利。

战斗从上午十点开始,一直到下午一点,整整三个小时的激战之后,三万清军全面溃败,陷入了毫无组织的各自逃命状态。失去主帅的清军,如同丧家之犬,仓皇逃遁,头也不敢回一下。他们知道自己败了,这个时候不用跑的过敌人,只要跑的过同伴就行了。

登州骑兵和关宁铁骑,全力追杀,一口气追出去三十里才作罢。浑身浴血的吴三桂,总算是有底气来到陈燮的面前,卖乖道:“陈叔,小侄回来了。”

陈燮淡淡道:“让兄弟门再辛苦一下,打扫战场。”吴三桂满心欢喜的去了,陈燮看看这小子的背影,露出一丝杀心,想想还是算了。汪精卫都有“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时候,人啊,都是被环境和野心逼出来的。

满清要不是削藩,吴三桂未必会反。朱由检要不是吊死煤山,李自成要不是传说中那样抢了陈圆圆,吴三桂真的会引清兵入关么?南明小朝廷,在最初的一年,还惦记着联合满清打败流寇的美事呢。大环境如此,要求一个武将有节操?还是算了吧。

不过嘛,关宁军的历史,也该结束了,让吴三桂和关宁军继续去追杀蒙古人和满人,倒是一个不错的安排。如果以前会害怕,现在打赢了这一仗,关宁军的腰杆子总该硬起来了吧?

至于多尔衮,只能算他倒霉了,遇见了开启开挂模式的陈燮,他不倒霉谁倒霉?

第四百二十一章 乌龙首辅

保定,首辅刘宇亮来了,老先生这次来的有点搞笑。多尔衮入关了,皇帝着急啊,找大臣商议,让大家想法子。刘宇亮站出来了,说:“我去!”不过这话没说完,估计是紧张的有点结巴,说话才说一半,后一半憋着了。

朱由检一听这话高兴了,给他一顿猛夸,结果刘宇亮才说出下面的话“阅兵”。朱由检恼火了,尼玛不带这么玩的。既然你都站出来了,不去也得去。苦逼的首辅,因为一句话没说完整,不得不出来督战来了。

走到保定,刘宇亮见了巡抚张其平,问起战局,一问三不知。整天躲在城内担惊受怕,居然不知道派人去查探?周边的城池也差不多是这个尿性,谁知道清军到了哪了?

这时候有知道的人来了,一百多号丧家之犬,跑到保定城下哭。张其平派人去问了一下,当时就吓的魂飞魄散,立刻找到了刘宇亮说:“陈燮斩了高起潜,造反了!”

刘宇亮如同五雷轰顶,这下算是彻底的完蛋了,陈燮怎么就造反了?怎么回事?老先生也顾不上多调查了,带上随从就往京师跑。这么重大的消息,他要第一时间告诉皇帝。话说回来,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正常的应对难道不该是他坐镇保定,调兵遣将,准备应对么?这才是他该干的活啊,你是首辅啊。他老人家不,亲自回去报信去了。报信这种事情,派一个信使去就够了嘛,事情发生了,第一时间做出应对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等事情闹大了再处理,那可就难了。明朝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很多,因为官员的无能,一件小事变成大事,祸害一方,甚至更大的恶果都不少发生。

历史上刘宇亮到了保定,听说卢象升在巨鹿战死,他的反应就是躲进了城高墙后的晋州。惜命啊!这就是明朝的文官,没救了。除了自己的利益,谁都不放在心上。

刘宇亮到了京师,朱由检恼火了,问他:“你怎么回来了?”刘宇亮偷哭流涕:“陛下,大事不好,陈燮造反了,他杀了高起潜,夺了关宁军,正在朝京师打过来。”

除了杀了高起潜夺了关宁军这个事情是听高起潜的随从说的,其他的都是他脑补的。这会陈燮正在隆平,跟多尔衮决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