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朝鲜朝野却始终涌动着浓厚的反清情绪。满清为满足攻伐所需,常常向朝鲜索取粮草、军资,朝鲜国内民不聊生,百姓负担加重,自然是哀鸿遍野。也因此,从朝鲜王室、士大夫阶层乃至庶民都对大明怀有极深的感情,暗中不断的通过各种渠道与大明联络,并向大明提供粮秣军资,希望有朝一日大明王师能驰援朝鲜,救民于水火。
这一次便是如此,朝鲜方面虽然答应了满清的要求,但却迟迟没有动作,多尔衮也为此很是愤怒。
“今日我已经入宫觐见,皇帝也知道了此事,已经责成英俄尔岱率五千精骑先期进驻义州,命朝鲜领议政、都承旨等大臣前往受审。另外还派遣了查布海为‘查勘敕使’,前往朝鲜,责问朝鲜王室,今后便常驻朝鲜,以为监督。英俄尔岱是议政大臣,更是咱们正白旗的固山额真,查布海也是咱们的人,这一次务必要令朝鲜全力配合。”
多尔衮又仔细思索了片刻,“朝鲜身处我大清之侧,与明廷更是藕断丝连。我已经向皇帝谏言,最好在朝鲜留驻一支兵马,能控制住朝鲜大局,查布海此行也是我的建议。再者说,朝鲜与大明山东隔海相望,如今听说是商贾往来不绝。咱们的劲敌朱平安便在那里屯驻,迟早是心腹之患,咱们大清欠缺水师,想要渡海讨伐山东是千难万难,但却要一定牢牢的守住朝鲜,一旦被朱平安趁虚而入,我大清便会腹背受敌,到时可就不堪设想了!”
多铎和阿济格两人连连点头。
多尔衮看了看霍五和纳古,“你们也下去休息吧,本王等还要计议些军机要事。你们都是从山东逃出来的,以后少不得要你们提供一些资情,到时本王再召你们来!”
霍五和纳古这才退了出来。除了王府没多远,迎面飞马赶来一人,正是霍五从山东带来的两名心腹之一。看到纳古在侧,欲言又止。
霍五不动声色的让纳古离开,纳古却犹犹豫豫,霍五便有些不耐烦,“让你走便走,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那东西可是贡品,你也省着点用,再过一些时日东西才能送到关外来,这一段时日老子也没有存货。总之是少不了你的便是。”
纳古这才放下心来,心满意足的告退离开。
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街巷中,心腹这才凑近了霍五,声音中透露出无比的兴奋,“大哥,家中来人了!”
……
十月底的时候,郑家的船队抵达登州,郑鸿逵、郑袭和陈鼎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郑森也被朱平安大张旗鼓的请到了都司衙门。
见到郑森的那一刻,郑鸿逵等人总算安下心来,这么长时间未见。郑森的气色还算不错,看来朱平安虽然将其软禁起来,但却没有亏待。
“大公子!”郑鸿逵等人一揖到地。
郑森点点头,身后的一众被俘的郑军水师军官也都是有些尴尬。纵横海上这么多年,今日居然被主家用银子赎了回来,这对于军官来说也意味着一种羞辱。
杨德凯大步走进官厅,禀报朱平安,港口上的银子已经点算交割完毕。朱平安这才哈哈一笑,对郑森、郑鸿逵等人说道:“事情已经办妥,本官在衙门中准备了宴席。为大公子和郑四爷等送行。预祝一帆风顺,诸位千万不要推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