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页

汉魏文魁[校对版] 赤军 2540 字 2022-10-20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一片红光闪起,远远的,便见己方数条海船上突然冒起了冲天的大火!

这当然不是生火误燃,而是幽州的“舰队”已然汹涌杀到。

且说卫循率领七条大船不告而别,前往辽东半岛的最南端去贸易。一开始交易还挺顺利,果然只要不打出幽州的旗号来,辽东人仍当作过往商旅看待,并无任何刁难的举动。然而就在交易才刚一半,出货皆已卸下了船,进货尚未全数上载的某日晚间,突然有船主面色惨白地前来禀报,说他刚跟几名辽东小吏交谈,据对方说,前日尽调各县役兵,乘坐大船,已往辽西去了。

卫循闻言大惊,匆忙召集众船主商议,说这要是后路被断,是使君就此战死在辽东还则罢了,倘若全身而返,那还能饶得过咱们吗?况且咱们的身家,有一半都是使君所资供的,这两年因使君的支持,贸易获利是往年的三倍还多,若使君故去,朝廷再换一个刺史前来,怕就没这种好日子可过啦!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卫循当即留下一条船继续载货,然后亲自指挥着其余六条船,匆忙返回渤海,循迹往辽西而去。

他们高张风帆,并命水手以大桨助划,几乎比典韦更拼命地便赶回了辽西岸边。找到个堠堡一打听,便知敌在后世菊花岛附近,已然登陆,截断了幽州军的粮道。卫循这一惊非同小可,当即就要跳海:“皆我一时贪心,害了诸君也,今但有死而已,其罪一人当之!”几名船主把他牢牢扯住,说我等共同进退,怎忍心见你一人去死?

其实他们心里想的是:就算你死了,是使君也未必就肯饶过我们啊,还不如留下你,若事不协,再绑上你去请罪,或可得出首之利。于是建议,不如且去彼处观望形势,若见我军自陆上来伐,乃可相助一臂,亡羊补牢,多少赎免一点罪愆吧。

于是六艘海船便来到菊花岛附近,果然见到海岸边停泊着近二十条大舟。他们还没有注意到陆上的战斗,但见敌众我寡,便欲退去。卫循差点儿死过一回,这阵子干脆啥都不怕了,一船当先,便直向敌阵冲去。眼看靠近,转身瞧去,不禁眼前一黑——我靠,还说什么共同进退,你们竟然连一个都没有跟上来啊……

第十八章、置之死地

是勋调来七艘大船防护海岸,不但事先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战斗的改装,并且挑选勇壮充任水手,在他想来,对付普通的商船或者运兵船,说不上碾压,也足够以一敌五了吧?而那些船主出航的时候,也全都信心满满,甚至还私下商量着,咱们要不要仗着船坚兵强,趁机跑辽东沿岸去抢掠一番呢?

然而这些家伙终究只是些商人而已,既非战士,也不是积年的海贼(虽说偶尔在海面上撞见小过自己的商船,也会临时去抢上一票),若有黄金在前,虽千万人吾往矣,但当对面只是些运兵船的时候,胆气就没有那么足了。尤其辽东方的船只大小并不逊色于己方,数量更几乎是己方的三倍……这仗能打得赢吗?即便打赢了,又会蒙受多大损失?是使君事后会不会拨给足够的赔偿和抚恤?呀,咱们还是先观望一下形势再说吧……

所以只有卫循一条船冲锋在前——这也并非卫循比其他海商更勇猛,只是他身为“舰队司令”,又背负着私自驶离战区的罪愆,急于将功折罪而已。等到靠近敌方船队,卫循转过头去,想要招呼同伴们跟上,这才发现——你们落后我一二十丈顶天了吧?怎么竟敢下帆停桨,干脆就在原地转悠,一步都不肯往前靠?!

卫循真是欲哭无泪啊,正待下令掉头,却被一名家奴用力扳住了手臂。那家奴一指前方,满脸的焦急和郁卒:“主人,此刻退不得呀!”

辽东方面的近二十条大船,原本下着锚停靠在海岸边,骤然遇袭,不禁乱作一团。可是乱归乱,谁都能想到必须赶紧做好战斗或者逃离的准备,于是纷纷起锚,并且把船帆也给扯了起来。此刻正刮着东风,彼等在上风处,而卫循处于下风,真要是就此掉头,恐怕速度还没能加起来,就会被敌船直接撞了屁股。但凡有三五条船撞将过来,哪还有不当场沉没的道理呢?

卫循无奈之下,只得放弃了逃跑的念头,反而下令猛冲。一方面,己方朝向东北的航速已起,而敌方才刚解除停泊状态,倘若趁着他们未能提速的机会猛撞过去,尚可有一线的生机;另方面,敌方船只停泊得比较松散,若能寻隙直接穿过,同样是逃之夭夭,也比掉头就走的生存几率要大上几分。

这位卫因之先生是没怎么打过海战的,但长年经营海上贸易,对于船只的操控尚有一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