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页

汉魏文魁[校对版] 赤军 2647 字 2022-10-20

几名部曲立刻冲将上去,将那军士按翻在地,就要行刑。那军士伏地磕头,哀告解释:“非敢冲撞魏公,为报是令君来也。”曹操双眉一努,赶紧摆一摆手,俯身问道:“是宏辅已入营中耶?”

话音才落,就听得不远处传来熟悉的声音:“勋特来迎候主公,请恕此卒冒犯之罪。”曹操大喜,也不管那小兵了,催马而前去会见是勋。是勋翻身下马,深深一揖:“勋来迟,主公宽赦。”曹操也赶紧跳下马来,伸双手扶住是勋的胳膊:“宏辅何必如此大礼?”随即一皱眉头:“虽已入春,关中尚寒,宏辅衣少,慎勿染疾,以伤孤心也。”说着话解下身上的披风,盖在是勋肩膀上。

是勋小心肝儿当即一个哆嗦,暗叫一声——不好!

他本是奉了曹操之命,到前线来帮忙的,在此之前,先处理好了荆、扬等州新收领土的安抚之事。所谓“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孙家的淮泗将佐放下武器以后,多被押送到长江北岸,乃以入朝觐见之名,先得去许都转一个圈儿。是勋跟荀攸商议过后,行文朝廷,说张昭、张纮、秦松、薛综等,皆有才具,可即授职——反正都是些文官,翻腾不起啥浪花来。至于那票武将,什么程普、韩当、朱治、宋谦等等,不能让他们再领兵啦,给个闲职,都安置在魏之五郡,监视居住。

就中是勋单独提出一个人来,乃孙家别部司马吕蒙吕子明,年方三十一岁,他说这人我比较感兴趣,希望能够召到安邑来,授予中书之职。荀攸挺奇怪,说根据档案所载,这就一纯粹的武夫啊,你要真觉得才堪大用,也该置之军中,干嘛要放到中书台来做文职?

是勋当然不能跟荀公达说这小子素质高,只要强按着他的头读几年书,必然大成。只好敷衍说:“吾前南下,闻吕子明忠勇可用,然终为孙氏吏,不可使其遽统兵也,乃先置之中书,容吾观察。”

荀攸说成,这般小事,听你的便是了。

仍留江南诸人,孙权继续当他的会稽郡守,但是夺了爵位和将军号,而且把会稽郡上下属吏全都大换血,基本上全都是此前未曾出仕的吴会豪族,用来逐步把孙仲谋给架空。任鲁肃为扬州刺史,顾雍为吴郡太守;任徐宣为闽州刺史、卫臻为洪州刺史、孙贲为洪州临川郡守。

然后商量着,咱们等个半年,待江南基本稳定下来,就以朝廷诏命,把孙权的几个兄弟、堂兄弟,什么孙朗、孙辅、孙瑜之类的,全都召拜为郎,一步步肢解孙氏家族。

至于荆州,仍以刘琮为荆州刺史,但是江北各郡的太守全都是曹家人,而且召蔡瑁、蒯越、马良等入朝,任以显职。至于傅巽、赵俨等从前在刘家不得志的士人,全都召至安邑,授以魏官。文聘、黄忠,仍使将兵,一个跟随诸葛亮南下招安江南四郡,一个继续堵在秭归防备关羽。

把这一切人事安排全都布置好,是勋便率领新募的三千兵马,押解大批粮秣,渡过黄河,西抵长安。司马懿大礼迎入,是勋这才恍惚了一下——唉,貌似我在幽州的时候,曾经也收了司马仲达为徒,使其名列郑门再传来着,怎么忙着忙着,竟然给忘记了?司马懿见了自己就磕头,自己还嫌他过于谦卑——虽然名位有差,区隔也没那么远啊——要一转念才始明白,哦,这不是下吏见上官之礼,而是弟子拜师尊之礼……

随即便从司马仲达口中听说,前线局势大为不妙,曹操也已经多次写信来问啦,是宏辅来了没有?是勋赶紧的卸下粮草,然后只率部曲赶去雍水东岸——至于那些新兵,先得在长安城内再训练一段时间,才好往前线开,否则就是白白送死。

是勋挺想念曹操,相信曹孟德也更为想念自己——想自己给他出主意啊。可是没料到才刚见面,曹操的态度竟然如此亲密,而且还直接解下披风,给自己盖在肩膀上。是宏辅脑袋里当即冒出一个人名来:吴起!

吴起是战国名将,爱兵如子,据说他“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甚至于“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结果那小兵的娘听说此事,不但不受感动,反而放声大哭,别人问她原因,她就说啦:“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封建时代,并没有什么人人平等的观念,真把部下性命当自己性命的将领寥寥无几啊,起码就是勋所知,曹操断不是这种人!你说曹操跟自己的关系近吗?很近。感情亲吗?很亲。可是终究主从等级摆在那儿呢,见了面拉拉自己的手,说声“你终于来啦,我很想你”,那是情理中事,可是解衣衣之,这戏就有点儿过火啦。曹操干嘛对自己这么好呢?是为了让自己“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吧!

是勋当场就惊了,心说曹孟德你这是啥意思?你想让我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