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406 字 2022-10-20

从性能数据上看,“商”级的速度更快,这主要是为了配合快速战列舰作战,同时该级补给舰需要经常往返于战场与后方锚泊地之间,较快的速度能够使其尽量缩短花在往返航行上的时间。

另外,与“周”级相比,“商”级的补给能力得到了近一步的提高,为战列舰提供7500吨燃油补给的情况下,只需要六个小时,且可以同时为二艘战列舰提供燃油补给,并且不会因此降低补给速度。

该舰还拥有出色的战场维护能力。

在维修船大批量服役之前,“商”级承担了绝大部分战场修为工作,其表现远远超过了“周”级。因此,在很多时候,舰队指挥官愿意带着“商”级一同行动,或者在后方建立临时维修点,以确保受损战舰能够得到及时的维护与修理。

“商”级还是第一种安装了独立发电机的后勤战舰。

当时,帝国海军已经开始在“省”级战列舰上装备柴油发电机。相对于作战舰艇而言,后勤保障舰船,特别是综合补给舰与战斗支援舰更需要独立发电机,这样才能尽量提高补给效率。

另外,综合补给舰承担了战舰的维修工作,如果有独立发电机,就能更好的完成任务。

在此情况下,帝国海军不惜血本,在“商”级上安装了一台七百千瓦与一台三百五十千瓦的柴油发电机。正是因为有了这两台发电机,该级舰船才能在战场上为众多的受损战舰提供及时的维修与维护。

因为强调了战场维修能力,所以“商”级的造价极为高昂。

其单艘采购价格足以购买二艘“天干地支”,比大了近百分之五十的“周”级都要昂贵。

也正是如此,帝国海军仅仅采购了十二艘。

核心动力——夏级快速综合补给舰

“夏”级快速综合补给舰的出现,完全可以说是偶然。

随着前面三级,总共六十六艘快速综合补给舰陆续建成服役,加上海军后勤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数百艘各类船舶加入了海军后勤保障舰队,海军各作战舰队的后勤支援基本上得到了保障。在此情况下,海军没有必要建造更多的快速综合补给舰了。

七十六年(44年)底,随着帝国海军即将获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以及帝国海军开始加大在大西洋战场上的投入,进攻美洲大陆提上了日程安排,并且成为了帝国获得战争胜利的最后一道关卡。

虽然美国海军并没有完全失去作战能力,但是帝国海军基本上控制了太平洋与大西洋的制海权,各舰队的作战强度有所降低。只是,随着战线向美洲大陆推进,进攻美洲大陆成为了一个现实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