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217 字 2022-10-20

六月,世宗皇帝宣布解散内阁,任命前司礼大臣张璁重新组阁。

同月,杨廷和到达南京,联合南方五大家族,共同商议对策。

月底,世宗皇帝正式任命张璁为内阁首辅,并且成立了新内阁。当时,新内阁的主要大臣皆是世宗皇帝的支持者。

七月初,杨廷和在江南五大家族的支持之下,在南京宣布成立临时内阁。

同日,在杨廷和宣布了“讨伐令”之后,南京临时内阁下达“封江令”,断绝了南方与北方的水陆交通,并且从广东、福建、台湾、云南、四川调遣军队入京(南京),加强了两江防备,准备北伐。

面对南方资产阶级的威胁,以世宗皇帝为首的北方集团也积极备战。

只是,当时双方都没有放弃和解的努力。毕竟,对刚刚经历了“黄金三十年”发展的帝国来说,资本主义,以及工业化进程已经深入民心,甚至影响到了帝国每一个臣民。更何况,杨廷和为武宗皇帝时期的旧臣,深知战争带来的危害。

同样的,世宗皇帝刚即位,即便得到了张璁等旧臣的支持,根基仍不牢固。

最重要的是,北方工业匮乏,战争资源贫瘠,若打起来,北方集团并无胜算。

杨廷和深知这一点,因此在下达了“封江令”之后,并没急于北伐,而是希望通过封锁迫使世宗皇帝让步。

到明历一百五十四年(公元1522年)正月的时,情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仅仅封锁半年,帝国北方经济就濒临崩溃。

当时,一石大米的价格从一两白银涨到了五两,仍然是有价无市。布匹的价格更是上涨了十多倍,仍然是有求无供。最重要的是,维持北方军队的军饷军资也严重缺乏。若无法打通南北贸易,导致军队哗变,不等南方集团出手,世宗皇帝都将失去皇位。

见到封锁起到了效果,杨廷和不但没有放松警惕,反而加强了封锁力度。

当时,北方所需要的很多重要物资,都是通过走私,或者第三方购买的方式从南方获取的。不说别的,北方军队需要的火铳、火炮几乎都是先由日本与朝鲜从帝国南方大量购进,然后以高价贩卖给北方政府。

可是,不管是第三方购进,还是走私,都不足以维持北方政权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