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542 字 2022-10-20

快速战斗支援舰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甚至不在舰队之下。

以正在红海作战的第二舰队(前印度洋舰队)为例,如果没有快速战斗支援舰,需要派遣三倍以上的军火船为第二舰队提供弹药补给,或者每隔十五天返回亚丁或者吉布提港补充一次弹药。另外,每艘战舰平均每个月都需要返回港口进行一次维修,主要就是为火炮更换炮管,修理炮塔等重要部位。

因为早有准备,所以两艘快速战斗支援舰携带的主要就是对付地面目标使用的高爆弹与半穿甲弹,另外还携带了大量二百毫米炮弹(当时第一舰队只有“决心”号装备了两百毫米舰炮)。

在专用的弹药补给设备的支持下,补给工作只花了不到三个小时。

下午四点,“果敢”号与“决心”号重返战场。

此时,日军的炮火还击已经相当猛烈了。对战舰威胁最大的不是日本陆军的火炮,而是日本海军部署在岛上的岸防炮。

一般情况下,重要海军基地、港口与岛屿的岸防部队都属于海军。

因为资源匮乏,生产力有限,日本海军无法像帝国海军一样,为岸防部队设计与制造火炮,只能使用从退役战舰上拆下来的火炮,而且多数岸防炮使用的都是战舰上打废了的,但是还能继续使用的旧炮管(战舰需要对海作战,所以对火炮身管寿命有严格的限制。比如帝国海军四百毫米舰炮所用炮管的全装药发射寿命只有五百发,到了这个限度之后,身管就将报废。其实,炮管仍然能够使用,只是其精度达不到对还作战的要求而已)。

即便如此,日本海军的岸防炮对战舰仍然有很大的威胁。

另外,在上次大战中,帝国海军突袭长崎港,给日本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战后,日本全面加强海防,在几乎所有重要港口与沿海城市附近都修建了大量的岸防工事,并且为每门岸防炮都修建了永备防御工事。

大岛作为相模湾的门户,拥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

当时,日军沿着大岛海岸线修建了长达十五公里的地下坑道系统,并且配备了上百个永备火力点。当然,并不是每一个永备火力点都配备了一门岸防炮,当时日本的国力也不足以制造这么多的岸防炮。为了达到迷惑、震慑的效果,很多永备工事里架设的都是一根漆成了黑色的粗树干。远远看去,还真有点像是一根重炮的炮管。

对付这些用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的永备工事(后来陆战队发现,很多工事只有表面一层是水泥,里面全是泥沙,其抗弹能力根本达不到防御标准),驱逐舰的舰炮明显有点力不从心,只有战列巡洋舰与重巡洋舰上的重炮才能将其摧毁。

因此,在“果敢”号与“决心”号返回战场之前,十九艘驱逐舰在日军岸防炮的威胁下已经撤出了好几海里,而且都没有急着投入战斗。

面对日军装备的八英寸重炮(实际上当时大岛上一共就只有四门八英寸重炮,其余的全是六英寸火炮),“果敢”号与“决心”号也不敢靠得太近。说白了,这两艘巡洋舰的装甲还无法完全抵挡八英寸穿甲弹。

当然,并不是说第12舰队没有办法对付日军的岸防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