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之下,金凯德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主动拉开交战距离,迫使第12舰队的巡洋舰近一步靠近,然后集中火力干掉第12舰队的巡洋舰,再与第12舰队的战列舰交手。只是,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而且第12舰队的巡洋舰不见得会逼近第52舰队的战列舰。因此,这只能使战斗拖下去,从而难以重创第12舰队。
二是主动缩短交战距离,由战列舰上的副炮对付第12舰队的巡洋舰,并且发射照明弹。
按照白佑彬的判断,如果斯普鲁恩斯的意图是集中第51舰队与第52舰队消灭第12舰队,那么首先出现的第52舰队必须尽一切可能重创第12舰队,至少使第12舰队失去逃出战场的能力。这样一来,在第51舰队进入战场的时候,才有可能全歼第12舰队。因此,金凯德必须尽快缩短交战距离,而不是浪费宝贵的时间。
如此一来,金凯德将没有选择的余地。
第52舰队在转向逼近第12舰队的时候,其炮击参数必然有所改变。而此时为其提供照明的巡洋舰已经被第12舰队的巡洋舰赶出了战场,第52舰队的战列舰就只能利用第12-1主力编队的战列舰在开火时发出的炮口闪光来瞄准目标。
毫无疑问,转向之后,第52舰队的炮击准确率将直线下降。
相反,第12舰队则能保持速度与航向,并且继续由巡洋舰提供照明“服务”。而第52舰队要想用战列舰上的副炮发射照明弹,就必须将交战距离缩短到一万五千米以内。即便第52舰队将航线偏移三十度,以保证所有战列舰上的九门主炮都能瞄准目标,也需要至少十五分钟才能重新对第12舰队构成威胁。
十五分钟,足够第12舰队的四艘战列舰创造“奇迹”了。
另外,依照帝国海军情报局提供的“线报”,第二批“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加强了水平防护,其避弹区的近界扩大到了一万九千五百米。因此,在进入一万五千米的交战距离之前,只要“皇帝”级乙型战列舰能够打中对手,就能够重创对手!
这就是白佑彬一直在等待的机会。
当然,这算不上是战役策划上的机会,而是战术上的机会,是由帝国海军战舰的性能优势,特别是巡洋舰的优势,以及战列舰主炮威力的优势带来的战术机会。
作为一名优秀的舰队指挥官,除了具有出色的战局判断能力,以及果断的决策能力之外,还必须掌握战术指挥能力,以及把握战术机会的能力。
耐心的等待,换来的肯定是巨大的收获。
只是,这次等待的时间却有点漫长。
凌晨一点四十分,美军残存的五艘轻巡洋舰撤出了战斗。白佑彬立即换回了遭到重创的三艘轻巡洋舰,并且让四艘战斗力完备的轻巡洋舰重新组编成第12-2巡洋舰编队,最后一艘轻巡洋舰则继续向美军战列舰发射照明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