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页

巨浪[校对版] 闪烁 1751 字 2022-10-20

发现二艘德国战列舰转向之后,美军的炮击更加猛烈了。

作为参加过太平洋战争,且指挥过数次舰队决战的米切尔来说,德国战列舰向左转向,表明德意舰队做出了决战的决定。另外六艘战列舰没有急着转向,足以说明那六艘“条约型战列舰”的远程交战能力很差,难以在二万米左右的距离上威胁到“蒙大拿”级战列舰。在此情况下,首先干掉“德意志”号与“日耳曼”号,才能继续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也才能避免与德意舰队进行近距离炮战。

当然,米切尔也不敢低估二艘“德意志”级战列舰的实力。

在太平洋战场上,帝国海军的“皇帝”级乙型战列舰就曾经让“衣阿华”级与“罗得岛”级战列舰尝够了苦头,特别是在配备了复合穿甲弹之后,更是火力凶猛。当时,美国情报部门并不知道,“德意志”级采用的是无法使用复合穿甲弹的六十七年型舰炮,同时帝国也没有向德国出售复合穿甲弹。

另外,米切尔此时也断定德军舰队一号主力舰就是舰队旗舰。

这下,“德意志”号成为了重点照顾对象。

在其进行转向的时候,又有二枚穿甲弹击中了“德意志”号。

这并不是美军炮手的素质提高了,或者说吸取了经验,而是随着交战距离缩短,进入了美军火控雷达的理想照射距离,同时也进入了k7型舰炮的理想炮击距离,炮击命中率自然随之提高。

击中“德意志”号的第四枚穿甲弹落在了战舰右舷距离舰首大概三分之一舰长处的舰体上。因为入射角度太大,且有一定的偏角,所以十六英寸穿甲弹没有能够打穿厚度仅有三百五十毫米的主装甲(以穿甲弹的入射角计算,实际防护效果相当于七百毫米厚的垂直装甲),仅仅炸坏了一块装甲板。

第五枚穿甲弹落在了烟囱面的副桅杆根部,在连续穿透了二层装甲之后,最终在后舰桥的左侧发生了爆炸,弹片打穿了附近二座副炮与速射炮炮塔的装甲,杀死了十多名炮手,并没有对战舰造成太大的损失。相对而言,副桅杆上的火控雷达因为电缆线被打断,从而失去了作用,对“德意志”号战列舰造成的影响更加明显。

“日耳曼”号也在此时挨了第二枚炮弹。

穿甲弹落在了战舰c炮塔右侧的露天甲板上,在连续打穿了露天装甲与水平装甲之后,击中了包裹着主炮弹药库的装甲盒,并且发生爆炸,最终在战舰的舰体上炸出了一个直径数米的大窟窿。同时,因为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震坏了附近的液压设备,导致c炮塔只能在三十度范围内旋转,从而导致“日耳曼”号在完成了转向之后,其c炮塔的三门主炮只能瞄准美军的二号与三号主力舰,无法向其他美军战舰开火。

十一点三十七分,在完成转向之后,二艘德国战列舰终于收获了第一个战果。

根据了望员观察到的情况,从“德意志”号战列舰b炮塔打出的一枚穿甲弹落在了美军一号主力舰舰桥的左侧,而且爆炸点就在航海舰桥下方大概十米处。只是,爆炸产生的火焰很快就熄灭了,所以了望员没有能够判断出穿甲弹是否击穿了舰桥的装甲,也没有能够判断出是否重创了美军一号主力舰。

这时,“日耳曼”号也将炮口对准了美军二号主力舰。

当时,“日耳曼”号的主光学测距仪,以及主火力指挥中心已经被摧毁,只能依靠火控雷达与副光学测距仪提供瞄准数据,并且由副火力指挥中心向三座主炮炮塔传输炮击参数。在c炮塔只能向美军二号主力舰与三号主力舰开火的情况下,“日耳曼”号的舰长不得不转移目标,放弃了之前一直在对付的美军四号主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