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页

当即,郭业劝着两个还在争吵的老头,说道:“两位长辈,还请稍安勿躁。正如两位大人所言,大家就是因为为官清廉,为人刚正,所以才过得如此清苦。所以晚辈也是替两位长辈,还有两位麾下的一干官员忧心啊!”

“昂?”

高士廉与虞世南纷纷住了嘴,不约而同地扭头望着郭业,听着郭业的下文。

郭业分别看了两人一眼,低声说道:“晚辈手上倒是有个赚银子的兼职行当,可以让大家都赚点银子贴补贴补家用。不过你们放心,这来钱的路子绝对是光明正大,不会辱没了诸位的名声与官声,而且绝对符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大原则!”

“有这等好事?说!”

“对头,快说!!!”

第491章 名誉总编

郭业喝了一杯水酒润了润嗓子眼儿,事无巨细地将自己要在长安办报纸的想法说了出来,听得高士廉和虞世南这个老家伙一愣一愣,恍如异想天开犹言在耳。

朝廷邸报,他们见过不少,早已不当什么新鲜事儿。

但是私人办邸报,而且还是如此兴师动众大规模的筹办,一办就办三份儿,还不带重样儿的。

他俩还是头一遭听到,这就令他俩感到新鲜,开了眼界儿了。

高士廉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疑惑道:“郭小子,我问你,你这么兴师动众地办这邸报,哦不,办报纸,目的何在?”

郭业又抿了口水酒,砸吧两下嘴,笑道:“高大人,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报纸虽说不能对百姓传道授业,却能开启民智啊!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将大唐律例不定期地在印刷刻录在报纸上,而后通过报纸传遍长安城街头巷尾,人手一份,那是不是比官府衙门的通告要来得管用?届时,百姓们人人都懂得大唐律例,又怎敢轻易作奸犯科呢?犯案率下降,不是促进了地方治安与稳定了吗?”

“还有哈,报纸上还可以印刷刻录下圣人的教诲,先贤遗学,从百家姓,千字文,到四书五经,至少帮助百姓们识字,可以大大降低大唐的文盲率,是不?儒门弟子的大宏愿是什么?不就是让天下人都懂得圣人之学,都懂得礼义廉耻仁孝勇吗?”

“当然,比如朝廷有什么新近颁发的诏令,需要昭告天下的,报纸不就是最快能让百姓知道的媒介吗?”

“又比如哪个地方官吏贪赃枉法,被大理寺查出关押。咱们通过报纸这么一宣传,是不是又是全天下皆知?到时候百姓是不是会颂扬我大唐的吏治清明?还有,这么一广为天下知,那些有心贪赃枉法的官吏是不是心里也要忌惮一番?最起码能起到敲山震虎的震慑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