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想法让赵和海和李蒙申感到挫败不已,赵和海说道:“我们现在也没有什么打算,不知道典史大人想让我们做什么?”
林纯鸿很欣赏赵和海的坦诚,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我对想冒险的人向来很敬重,以后有什么想法就跟我说,别闷在肚子里。我想让你们到广州走一趟,顺便了解一下海商,然后你们给我提个打算,只要我认为打算合理,对我们有利,再多的钱我也投了!”
赵和海和李蒙申兴奋不已,一个劲的称谢,只是张兆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
林纯鸿问道:“张兆你也想出海吗?哎,你去了,我这里的船队谁来管着啊,我现在真缺人。”
张兆马上抱拳道:“典史大人的困难我当然知道,这次我就不去了,但是以后就难说了。”
林纯鸿哈哈大笑,说道:“你们三人先别忙着决定,我先带你们到百里洲看样东西!”
林纯鸿带着张兆三人来到了百里洲,经过严格的身份验证,进入了造船厂。张兆三人早就知道船厂里在造一艘船,并且为了保密,在船厂周围竖起了高高的围墙,外人根本不知道里面在干什么。现在他们进入了船厂,只见一艘巨大的船呈现在他们的眼前。四人走到船坞边,发现该船正处于最后的油漆阶段,离下水已经不远了。
两个西洋人见林纯鸿到来,连忙躬身见礼:“见过典史大人。”
林纯鸿连忙说道:“你们忙吧,别管我,我就是来看看。”两个西洋人便走开,继续忙活。这两个西洋人通过艾儒略从福州招募而来的,一个叫泽迪亚,一个叫芬多斯,分别是葡萄牙人和瑞典人。本来他们有点不愿意,毕竟造海船才能显示他们的价值,但在高报酬的吸引下,来到了百里洲,准备干一段时间后,赚够了钱就走。
当两人看到了堆积如山的船材后,兴奋不已,早就把要走的打算抛在了脑后,一心一意的为林纯鸿设计船只。毕竟,现在能有林纯鸿这么多木材储备的地方真不多,这些优质船材正好给他们提供了发挥的空间。西洋人来了之后,林纯鸿提出他的要求:速度快、灵活、防护力高、火力猛,适合在长江里行走。泽迪亚和芬多斯根据林纯鸿的要求,想来想去,便设计了这种船。
只见这艘船竖立着两根高达十五米的桅杆,长约七十尺,宽约十二尺,一边大约开了二十多个孔,长达二十多尺的木桨从孔洞伸出。除了伸出木桨的孔洞外,一边还有三个更大的孔洞,那是炮孔,用渔网遮着,增强防护力。船上没有设置蓬窗,避免着火自困,船头还有一门暗藏的主炮,估计是射程较远的炮。
“这船活像一个蜈蚣啊,这么多腿!”赵和海说道。
“哈哈,赵兄弟的说法真形象,好了,这船就叫蜈蚣船。本来那两个西洋家伙想安装三层木桨,我考虑到那样需要的水手太多,就只造了一层。否则的话,腿就更多了!”
“这船能有多快啊,这么多桨,还有两根桅杆,长江上可没有比它更快的船了!”李蒙申考虑问题总是从技术角度出发。
“有多快我也不知道,过几天下水后试试就知道了。你们猜猜我想用这船来做什么?”
张兆想了想,说道:“剿灭鄱阳湖水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