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的计策果然有效。对出兵的蒙古四部而言,他们早已看敖汉等部不顺眼,能跟随满清重骑大发横财,即便灭的是同族,又有何关系?
一时间,蒙古四部及满清重骑士气大涨,叫嚣着毁边墙入侵大明,扩大战果,一点也舍不得退回草原深处。
济尔哈朗顺应军心,令全军游弋在宣大一线,瞅准空隙,就大肆劫掠一番,直把大明宣大一线扰得鸡飞狗跳。
孙传庭初任宣大总督,有心杀贼,却力有不逮。在卢象升的呕心沥血下,宣大一线的防务虽有改观,但尚不足以守得滴水不漏,总是能被鞑子瞅准机会,来一下狠的。
他有心主动出击,打鞑子一个措手不及,哪想到,济尔哈朗的嗅觉比狼还灵敏,往往孙传庭的兵力刚刚集结,便逃至别处,让孙传庭空忙活一番。
孙传庭疲于奔命,焦头烂额。
待到济尔哈朗从朝鲜征召的万余精锐抵达宣大一线,宣大的局势显得更为紧张。鞑子兵力雄厚,兵分三路,来无影去无踪,总是劫掠一番就逃之夭夭,绝不恋战。
若仅仅如此,宣大一线虽然紧张,但并无被攻破之虞,更何况,鞑子压根就没有大规模入侵的迹象。
最让孙传庭所不能忍受的是,大同一部,居然闹起了兵变!
自古以来,兵变的缘由大多都是欠缺钱粮,大同的兵变,也是如此。当初,在黄渤的极力撺掇下,卢象升同意由荆州输送粮食至大同、宣府,换取羊毛。
刚开始,规模并不大,以物易物的范围仅限于粮食和羊毛。但是,贸易一旦开始,其深度和广度卢象升压根无法控制,逐步拓展至丝绸、棉布、铁锅、茶叶、食盐等等。
更为关键的是,黄渤不知道利用什么渠道,居然从蒙古大肆贩卖战马。
于是,草原上的羊毛、兽皮、战马、肉类等物,源源不断地经由大同、宣府,辗转抵达沁水,又经由河南,抵达荆州。与此同时,荆州的货物如同潮水一般涌向大同、宣府。
依托着这条商路,一批商人迅速发家致富,成为了一个虽小,但与晋商团体截然不同的利益团体。
卢象升眼睁睁地看着贸易脱离控制,却束手无策。毕竟,宣大总督府藉由贸易,不仅获取了宝贵的粮食,还雁过拔毛,收取了大量的税额。而且,卢象升还得到了一批战马,组建了一股小小的骑兵。
既然无法控制,卢象升索性彻底放开,并力图将贸易掌控在宣大总督府手中,阻止晋商分一杯羹,同时也防止林纯鸿主导这条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