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页

他也不是什么读书人,出身街头,即便如今已经进入了官场,但对读书人并没有太大的好感,就更不用说苏牧这等样的大才子了。

事实上王锦纶也是抓住了众人的嫉妒心理,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之心人人皆有,试问汴京城中,又有多少文人等着看苏牧掉到井里。

他们都是整个大焱皇朝最具才智和才华之人,谁有甘愿苏牧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之人,稳压他们一头,连官家都对他青眼有加。

谢仲敏只不过开一个头,无论到时候能不能给苏牧捏造出一些罪名来,只要他进入了牢里,王锦纶再将周甫彦等这种拥有着极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推到前面来,好生宣传一番,苏牧的名声想不臭都不行了。

以秦王向来夹着尾巴做人的性子,只要苏牧的名声臭了,他还会愿意让赵宗堃这个宝贝儿子给苏牧来往,给秦王府惹上一身骚。

再加上官家想要一直想要削去秦王的爵位,这在京城权贵圈子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上次市舶司的事情已经到了官家的底限,没有被剥夺爵位已经算是走了大运,但秦王府的形势仍旧岌岌可危。

在这样的情势之下,漫说董彦超,便是随便一个脑子正常的人,都不会认为赵宗堃在苏牧名声已经臭掉的情况下,仍旧会跟苏牧称兄道弟。

等到苏牧被搞臭之后,赵宗堃还不得知晓,董彦超才是最适合他的哥们儿和伴当。

一想到这里,董彦超心里就说不出的舒坦,仿佛早早就看到了苏牧的悲惨下场,和赵宗堃那失魂落魄的颓败模样。

所以今日一早,他便与王锦纶换了一身寻常衣服,托着王锦纶在文坛上的人脉关系,将周甫彦等几个人都叫了过来。

人都说周甫彦性子大度,气质脱俗,最是清雅,可王锦纶与他说道了苏牧的事情,以及苏牧惹上了董彦超之事时候,周甫彦果真是来了。

王锦纶其实很清楚周甫彦与苏牧之间的龃龉,早在杭州之时,李师师曾经到杭州一行,本该是周甫彦和他王锦纶将李师师推出去,顺便稳固一下周甫彦杭州第一才子名头的好事。

可就是这么一桩好事,却让苏牧不小心流出来的一首鹊桥仙给搅黄了,取而代之的是让杭州行首虞白芍成功上位,使得李师师杭州之行灰溜溜便回来了,而他周甫彦也彻底失去了杭州第一才子的名头,更别提当初那个王锦纶了。

而王锦纶并不知道,周甫彦之所以愿意来趟这趟浑水,除了杭州之时的龃龉与不快之外,还有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原因。

那就是李师师上一次皇宫诗会之行,无论是为了婉拒他周甫彦,还是李师师果真想在官家面前表明心迹,总之她都间接地让周甫彦知道了一个事情。

李师师其实并非不想考虑个人问题,而是早已心有所属,她用了一首木兰辞,告诉了周甫彦,若只如初见的那个人,应该就是苏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