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页

战局的暂时失利可以扳回来,只要军心士气还在,即便被敌人打败了,仍旧能够卷土重来。

苏牧想要做的,不是给大焱军队磨砺出一件锋利的杀器,而是给大焱军队铸就一个灵魂,一个永不言败的灵魂!

最强大的军队不是百战百胜的军队,而是屡战屡败却又能够屡败屡战的军队!

哪怕你一辈子都在打败仗,在最关键的时刻能够赢下一场,那么你就是最厉害的将军!

某场甚至数场战役的胜负,其实并没有办法决定整个战争的输赢,所以涿州对于整个北伐战争而言,其实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重要。

然而在失去了蒙古部族这样的盟友之后,童贯终究还是慌张了,而种师道是个极其稳重的人,招降汉贼为己所用,他又如何放心得下?

想通了这些之后,按说岳飞等人不该再有放弃涿州而救苏牧的想法,但事实上却是,虽然表面上毫无动静,但私底下他们都在做着自己的考虑。

苏牧对于涿州之战,对于整个北伐战争,根本就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个人在整个战争之中,毕竟是极其渺小的。

可整个大的战争,可不就是由无数个极其渺小的个体所组成的么!

若今日放弃一个苏牧,明日放弃一个李牧,后日放弃一个张牧,今后还有谁心甘情愿给大焱卖命?大焱的整个战争,可不就是需要无数个小人物支撑起来,夺取最后的胜利么?

苏牧的练兵方案,可不就是为了让这无数个渺小的个体,都找回属于自己的勇敢,使得整个军队都强大起来么?

苏牧看似微不足道,可如果没有苏牧,莫州和雄州就不可能这么快攻占下来,涿州的大好形势也不可能出现,白沟河也不会早早搭好浮桥,就等着北伐军入主涿州。

可事到如今,北伐军的高层却放着兵不血刃就能拿下涿州的功劳不要,只想着让常胜军和耶律大石的辽军两倍俱伤,好谋求更大的利益,为此不惜牺牲苏牧和涿州城中的北地百姓!

从战略上来看,种师道的选择确实无可厚非,可在民心军心这一类无形的利好因素的考虑上,却有些因小失大了。

即便辽军与常胜军拼了个两败俱伤,让种师道捡了个便宜,可占据涿州之后呢?

诸军将士好不容易被苏牧唤醒的那份勇气,会因为心灰意冷而再度隐藏起来,连苏牧这样的大功臣他们都能够放弃,这些高层又岂会真的爱惜士兵们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