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页

他们对诗词并不太感兴趣,他们早知道苏牧是文坛大宗师,但实在看不出这首诗的好歹。

他们只觉得这首诗大气磅礴,波澜壮阔,却又有种说不出的悲凉,直到他们看到最后一句,才觉得将刀交给苏牧,是正确了。

大雪仍旧在纷纷扬扬,渐渐将苟寒生的墓碑盖了起来,或许这首刻在石碑背后的诗不被人所知,但却是苏牧写过最喜欢的一首。

他大步走出幽州城,回到大营之中,与童贯等人见了一面,开始商议继续北上的事情。

这一次,只要大军能够顺利抵达大定府,将大定府作为前线大本营,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无论是东北方的女真,还是西北方的党项,或者是北方的蒙古部族发动突袭,大焱都能够及时作出应对和支援。

许是种师道的死,让童贯也受到了影响,诸多将领一直商议到入夜,在军营里用了饭,这才纷纷退散,打算明日一早就发兵北上。

苏牧喝了一坛子酒,肚子还在发涨,脑子也有些模糊,草草吃了些,也就回营歇息去了。

他没有再研究这次的军事,只是呆呆地望着火盆,手里摩挲着胸前悬着的军牌。

摇曳的火光之下,苏牧的指肚抚过军牌上的刻痕,依稀能够感受到“种师道”三个字的轮廓。

那是种师道自己的军牌。

他将军牌交给了苏牧,就好像临死前仍旧推着苏牧的后背那般,是希望苏牧能够继承他的遗志,让大焱不再受到军事上的压迫,要让大焱帝国真正的强硬起来,即便无法恢复汉唐雄风,也不能再丧权辱国!

就在苏牧发着呆的时候,营房外陡然寒风吹袭,隐藏在暗处的不闻不问率先惊觉,苏牧腾地站起来,待得走出营房,才发现郭京和刘无忌不知何时也已经出现在了外面,与不闻不问一道,四个人竟然包围着一个有些瘦弱的黑衣人!

这黑衣人虽然身形单瘦,又没兵刃在手,但她的气息极其危险,否则根本就不会一下子招来不闻不问和郭京刘无忌!

然而苏牧却只是看了一眼,就让这四位都散去了。

无论是不闻不问还是郭京刘无忌,对苏牧都有着足够的了解,既然苏牧让他们退去,想必已经清楚了来者的身份,而且也排除了危险性。

当他们退去之后,苏牧才轻叹了一声,扭头走入营房,一边走一边朝那黑衣人招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