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页

这一份手段、记忆力、心智,叫郭绍也是非常震惊。仓促之下在金祥殿能查到什么?这些军职和人名都是她靠记忆记住的!

郭绍根本记不住后面那些具体的军职和人名,有些军一级的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他连听都没听过,特别是殿前司的人他很多都不熟悉,高层大将倒是知道。

不过郭绍不善于记住太多人名,却善于分析线索,立刻从这份懿旨中听出了三个关键的地方:第一,只恩及在京的禁军将领、外镇武将没有提及;除了李重进直接被削去了禁军军职,给了一个大大大的官职中书令,当然节度使的实职还在(他一“让贤”,侍卫司所有大将都可以提一级)。

第二,高级武将升军职;中高级的建节(节度使虽然大部分遥领,但还是武将们最在意、最津津乐道的名分);中低级加兼团练使、防御使、刺史,变相加地位和俸禄。封赏都是实实在在的、很诱惑人的内容。

第三,赵匡胤和其几个最心腹的武将没有提及,肯定是故意的,不可能恰好漏掉他们。

郭绍觉得这一手非常高明!

他认为符金盏此时的做法,简直是唯一的、最直接简单的稳定禁军的第一招。可以预见效果很明显:所有禁军武将、士卒,只要按兵不动就能升官,得到钱财,又安全又获利多多;而如果起兵帮凶,极可能被治谋逆大罪诛灭全家,冒险巨大还不知道能得到什么好处(反正有丁点机会做皇帝的人也非常非常少,不是人人都能想的事)。怎么选择?何去何从?不是一目了然吗?特别是底层将士根本不习惯多想,眼前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最直接。

皇后刚刚出手,便是惊艳的一招!

郭绍忍不住都想大拇指了,估计王朴魏仁溥等一干人也是被皇后惊艳的手段惊得心里不断翻滚。

不料就在这时,范质忽然拜道:“臣有进言。”

“范公请直言。”符金盏缓缓说道。

范质拜道:“臣以为,赵匡胤、石守信等人也该一并加入封赏之列,更可稳固人心。”

符金盏一听马上眉头微微一皱。

郭绍也忍不住白他一眼,心道:您本来就是老好人呢,还是投了赵匡胤?

当然,如果现在嘉奖赵匡胤可以稍稍暂时安慰一下他担惊受怕的内心(虽然效果不大,赵匡胤又不傻,他会信你这个么),但也会让朝廷失去直接灭他的大义……朝廷都嘉奖他了,怎么好很快就朝令夕改、罗列罪名?

全部禁军都嘉奖,恰恰忽视他们几个人,气势上确实有点盛气凌人,更容易逼出他们鱼死网破的决心。但长痛不如短痛!郭绍希望符金盏不要被范质忽悠,干脆点好。赵匡胤要干,现在就痛快点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