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页

雷晓飞要制作的“喷水枪”,需求喷水越大越好、射程越远越好,所以,他选择了大而长的竹段做喷水筒。喷水筒长了,就导致内面的竹节难以加工,雷晓飞现在就是要制作一件趁手的工具,来打通这些长竹段的竹节。

不知是这里的竹子因为长得太密之故,还是这里的竹子种类所限,雷晓飞在这里见到最粗的竹子也只有碗口般大小。有了这个大约的尺度参照,就可以制造通用的工具。

雷晓飞琢磨了片刻后,就轻车熟路地在“农具社”里升火打起铁来。一会儿,几把圆弧形的凿子在雷晓飞的手中成型。妙目神尼惊讶地望着她这个好像无所不能的小丈夫,眼中不住地往外冒星星。

凿子打好之后,雷晓飞稍修整了一下,连打磨都不用,就给它们分别安上了不同长度的手柄,试用起来。

竹节质脆,只要用力一捅就破,只是要把捅破的竹节修到与竹筒内壁平整比较困难。有了雷晓飞制作的圆弧形凿子后,只要用凿子沿着竹筒内壁一捅,就已经能让竹节被削去的地方,与竹筒内壁一样平整。

雷晓飞用自己制作的凿子做好了几根喷水筒后,洪彪才带着的十个竹、木匠匆匆赶到来。

雷晓飞把制作“喷水枪”的流程教会了竹、木匠们后,再自己示范做了一支完整的“喷水枪”,才把这项工作交给了竹、木匠们,让他们赶紧生产。随后,雷晓飞则让洪彪扛着那两支做好的“喷水枪”,自己收拾了几件工具和一些原料,到城墙上试安装“喷水枪”去了。

第592章 城防装备

古时候的城池,城墙的修建模式基本雷同,和雷晓飞前世所见的万里长城的建筑模式、造型都极相似。也可以说,每一座城池的城墙,几乎就是一段的长城的缩影,只是规模小些而已。

虽然,大华的南方在此之前,从来就没有出过战事,但番山墟作为大华南国的第一关,当然也要修建得高大些、坚固些,这样才配得上泱泱大国的第一这个称号嘛。

番山墟的城墙顶上,用一条条巨型的麻石,铺成一条可以供一匹马车通行的行人通道。行人通道上,面对城外的那边,垒有一道比人高的墙头,墙头上建有成排的垛子,每个垛子相隔五米左右,垛子上有方型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番山墟的城墙四个角上,都建有一个方形的城台,这城台既然是哨位,也是士兵的避风雨之所。到了打仗的时候,城台更能作屯之用,四方的城台之间能互通军情和互相呼应。

作为大华南方第一关的番山墟,城墙当然就修得厚实了,它的整堵城墙是那种用土经过了成千上万次夯实,才夯出来的墙,墙足有一米多厚。雷晓飞直疑这样的墙,就是用他前世那先进的火箭炮,能否打穿都是一个问题。

番山墟面对暹罗入侵军队的那面城墙,是番山墟的南城墙。这堵城墙有一里左右的长度,傍着那条活水的护城河而建,有六、七米高。

番山墟的护城河是活水,河床宽而水流急。这种活水护城河,攻城者既不能填平,也不能抽干河水,只能用搭桥的方式,跨过了护城河后,再用云梯攻城。

自开战以来,因番山墟的檑木、炮石、灰瓶等守城装备充足,暹罗军一直就没有办法搭桥攻城。于是,这一个月来,攻防的双方只是用古代那唯一的远程武器弓箭对射,所以,对双方造成的损失并不算大,也可以说两军还没有到实质性的两军短兵相接的大战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