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个绝世名将,为国家平定了西羌的叛乱,付出了太多、太多。
却不想,就是因为他的铁血手段而被士大夫排挤,最终为求自保投奔宦官,身上背负了洗刷不尽的污点。
就连他的麾下将领,也遭受牵连,不得不铤而走险贸然进兵鲜卑。
讲述完了这一切,贾诩目光炯炯的望着陈旭,说道:“听闻段将军的事迹,主公可知道该如何彻底平定羌患?可还愿意彻底平定羌患?”
文昭微微一愣,略一思量就知道了贾诩的意思。
第465章 六郡叛乱
离开了贾诩的庭院,陈旭仍旧感到有些怅然若失。直到此时,他才明白贾诩前面一系列举动的用意。
给他看那份记录羌人叛乱历史的书卷,贾诩就是想要告诉陈旭:不要妄图以招安、内迁、教化的方式,平定羌患。
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最起码东汉血淋淋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些方式的错误性。
讲诉段颎对待羌人的手段,贾诩也是在暗示文昭:面对贪婪狡诈、反复无常的羌人,只有以雷霆手段将其剿灭,方为良策。
就好像草原上的猎人,他们面对贪婪的狼群的时候,若只是一味的退让,狼群只会得寸进尺;只有用武器与杀戮,才能赶走狼群。
段颎之所以没有彻底平定羌患,不是他本人的原因,而是朝廷招安的政策,为后来留下了祸端。
段颎在边塞征战十余年,屠灭大大小小的羌人部落不计其数,很多曾经强盛一时的羌人部落,都永远消亡在了历史之中。
然而,在他消灭那些反叛羌人部落的时候,东汉朝廷早已招降了两万多落(一落五人)的羌人。及至后来,段颎在凉州杀出赫赫威名,不少羌人亦是畏惧他的声威,选择投降汉室。
段颎在时,这些投降的羌人自然不敢再继续反叛。当他去世以后,安定了十余年的凉州,羌人叛乱就变得此起彼伏。
那些以前对东汉朝廷俯首帖耳,温顺无比的羌人部落,再次露出了他们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