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了,此事暂且压下来,等消灭了陈文昭以后,再徐徐图之。”
“不过,我应该早做准备,在保全己身的同时,也要掌控兵权才行。”
周瑜冥思苦想半夜,心中终于有了计较,当即连夜开始行动。
却说孙权带着周泰离开以后,周泰有些迟疑地问道:“主公为何大动干戈而来,最终却是这样离开?”
周泰如此询问,倒也不是想要孙权治罪周瑜,只不过的确有此疑惑罢了。
孙权却是说道:“大都督忠心耿耿,既然识破了陈文昭离间之计,我自然仍旧要对他以礼相待。”
孙权口中虽然这么说,可是内心深处却是有些纠结。
本来孙权决定,只要周瑜露出破绽,或者当面质问自己孙策之死,他就会不惜代价将周瑜当场击杀。
然而,周瑜看起来毫无破绽,而且又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
虽说孙权怀疑周瑜知道了什么,却也并不十分确定,所以再三试探以后,就只得无奈离开。
周瑜在军中颇有威望,现在的表现也是无懈可击,孙权如果仅仅凭借怀疑,就当场对其进行治罪,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个时候,东吴可能就会发生内乱,许多东吴将领也会人心惶惶。
故此,不到迫不得已,孙权绝对不敢光明正大害了周瑜性命。
当然,如果孙权看到了那封信的内容,哪怕明知杀掉周瑜会引来大祸,仍旧会孤注一掷。
是夜,孙权让人秘密将陆逊叫来,对其说道:“周瑜勾结陈文昭,已经存了反心,吾欲将其除掉,伯言可有妙计教我?”
陆逊闻言骇然失色,道:“公瑾忠义,绝对不会与陈文昭勾结,主公还请三思。”
孙权却没有解释什么,只是固执地说道:“还请伯言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