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在战场上的非致命伤,出现伤口得不到救治,往往会因为感染造成死亡,这个时代的消炎措施基本不存在,如果这套护具能应用在战场上,会大量减少这方面的死伤。

“你画的倒真好……我总算想起来了,这套东西不就是倭寇身上穿着的甲胄,他们叫竹甲什么的,你爹和你讲的吗?”赵振兴几句话都没什么联系,赵进懵懂的摇摇头。

赵振兴没有继续问下去,只是站起笑着说道:“你腿上受伤,今天下午就不练了,我领你去做这套盔甲。”

跟着赵振兴出门的时候,赵进想了想,决定把这护具相关的东西记录下来,应该会很有用。

到了篾匠那边,赵进把要的东西描述了下,篾匠尽管惊讶,可因为是大人领着过来的,还是照做。

而且这套护具不难,打出框架来,没必要用很精细的篾条编制,就用裁开的竹片穿插编制,棍棒戳不进去,打上去能被弹起来,这个效果就已经足够。

篾匠这里的生意很冷清,这套护具要了一百五十文钱,赵振兴很干脆的答应下来,篾匠兴冲冲的就开始制作,赵进能感觉出来,这一百五十文钱的价钱高了。

价钱合适,材料凑手,其实对篾匠来说,这套护具充其量就是一套复杂的竹筐,一个时辰没到把大概做出来了,还给赵进提了几个意见,比如说除了皮革之外,里面最好衬一层粗布,这样不会磨坏衣服。

看这篾匠做的认真,索性一事不烦二主,赵振兴又加了五十文,让他把嵌在竹甲护具上的皮革和木板一块弄好。

第0046章 路上所见

天还没黑的时候,赵进穿着一身竹甲高高兴兴的回家了,这一身东西做出来之后很像一套真的盔甲,穿在身上显得威风凛凛,赵进好像又找回了小时穿军装带大檐帽的快乐。

到家之后,何翠花直接评价为“乱花钱”“败家子”,赵振堂倒是很感兴趣,上前左右看了看,笑骂几句“振兴的银子都被你小子糟践了”。

大家吃饭的时候,家养的那只猴子过来偷偷带上头盔,惹得全家大笑。

晚上赵进照例躺在那里胡思乱想,尝试着回忆些有用的东西,不过脑海里都是那套护具,临睡前,赵进猛地清醒了下,他从这套水桶一样的护具上联想到了盔甲,并不是什么倭寇的竹甲,而是西方的板甲,由几块铁板组成的盔甲。

还记得朋友所读的那套书里提过,这种盔甲因为水力机械的应用,得以大方面的制造,虽然工艺很简单,但防护很完备,弓箭无法射穿,矛刺刀砍都能挡下,甚至出现了专门针对这种盔甲的战术,比如说伤害无甲部分,比如说用钝器砍砸,瑞士人的长戟上的尖角钉锤就是为了破甲存在。

不过这种铠甲没办法防御火枪的射击,自然也不用说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