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页

按照大明的规矩,徐州州城这个近十万人口的大城,从知州、同知到下面的书办吏目,吃朝廷俸禄的不会超过一百,一百管十万,莫要说这边,偌大京城,顺天府和大兴、宛平两县,加上五城兵马司,吃朝廷俸禄和领着粮饷的才不过千把号人,可京城内外百余万不止,怎么可能管得过来,但从大明开国到现在二百年,也就这么维持了到现在,没有出什么大乱子,之所以能够维持,除了依靠士绅豪强们自治之外,就是在朝廷的编制外招募大量的人手,也就是所谓的白役、帮役、快手这一类,依靠这些人,大明地方官府,甚至朝廷中枢才能运转起来。

……

第0661章 能防能守

科举出身的官抓总务虚,而下面的文吏差役则是负责实务,文官通过科举选拔而出,选择他们的标准是四书五经和八股文章,而文吏则是世袭,子承父业,一代代传承下来,地方上的某一项事务,往往被某一家族把持百年甚至更久。

传承下来的有陋规和剥皮吸血的法子,也有应对各项事务的经验,更不要说世世代代和士绅民户打交道,对地方上的民心详情,最了解的就是这些文吏和差役。

统括民力,实行保甲连坐之法,凭着赵字营和外围相关人员去做,等于是外行人入门,肯定磕磕碰碰,而交给这些文吏差役们去做,那可以说是熟门熟路,其实这些文吏差役们平日所作的,也是这些,只不过不那么系统,支离破碎而已。

“……下乡收粮收钱,摊派徭役,某地有多少民户百姓,多少土豪大户,多少功名士绅,他们都要牢记在心,民户百姓要实收多收,土豪大户要去谈判,找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数目,而功名士绅那边该不去碰就不去碰,不知道这个底细,怎么完成官府的交待,怎么能让自家发财……”赵进笑着说道。

陈昇在边上点头,这本就是官府衙门里的勾当,两人可以说是耳濡目染,等把赵字营的局面做起来之后,更是有意了解,家中长辈也是刻意传授,自然清楚其中关节。

那边王兆靖还在沉思,吉香却忍不住开口说道:“大哥,小弟不是说大哥和二哥的长辈不好,可衙门里那些人会不会和地方上勾结在一起,小弟可是听了不少,什么勾结祸害百姓的事情。”

听到这话,陈昇忍不住笑了,赵进也在笑,却伸手拍拍陈昇的肩膀说道:“大昇,你来说说。”

吉香被笑得摸不清头脑,只在那里挠头,陈昇开口说道:“别处我不知道,但咱们徐州官面和地方上可从没什么勾结,也就是个谁怕谁……”

徐州民风强悍,尚武为先,什么事讲究是个刀棍上建真章,拳头大的说话就管用。

这吏目差役出城收取税赋,有功名护身的士绅不在乎,那些没功名的土豪大户则是硬顶着不交,纠集几十上百的汉子,拿着各式兵器,想要钱要粮,看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就连寻常民户百姓,有时候都会硬顶着不交,而且乡亲纠集,咬牙相抗。

更麻烦的是,徐州土地贫瘠,偏又出了几个巨无霸一般的大豪,那云山寺是一个,徐家是一个,何家庄又是一个,这些官差更是不敢碰的,只能在其他处下工夫,这几处收不上,就要在其他处多收,想要多收哪有那么容易,民间本该缴纳的赋税都不愿意足额交上去,更不要说多收了,想要多收,只能动武用强。

民间动武抗税,官差没办法狐假虎威,官差也不会坐以待毙,同样用武力硬来。

徐州一州四县衙门里吃皇粮和不吃皇粮的捕快差役,并不是用来在大堂上打板子,给官老爷跑腿忙杂事的,而是纠集起来下乡收钱收粮的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