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惠博文开始修行武道的年龄已经太大,只怕很难在武道有太高的进展,故而太和真人也是劝他循序渐进,徐徐图之,千万不可操之过急,走入魔道。惠博文自然是知道个中厉害,故而每一步修炼都是走的十分小心,生怕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听闻惠博文开始修炼武功,长生老人自然是十分高兴,也乐得指点;徐方旭也是表示自己对真武荡魔剑法也有些理解体会,能够在平时指点惠博文些许。惠博文自然也是十分欢喜,又因为长生老人的山庄地势广阔,利于练武,他就干脆搬了过来,在这边学习修炼,也是平时练武间隙,能多与孙向景讨论学问,准备乡试。
只是孙向景对惠博文开始修炼武道一事表示十分同情,也时刻给他加油打气。
原来这武道修炼,第一步的入门就是“百日筑基”。所谓“百日筑基”,其实就是禅定,内观自身,感受经络存在,进而打通气脉,开拓丹田,练出第一丝内劲的过程。而这百日筑基之中,颇有些要紧之处,关口十分严格,一旦逾越,就是前功尽弃,只能从头再来。
之所以年纪大了以后不好修炼武术,其实就是因为百日筑基这个关口。对成年男子来说,守精不泄一点却是最难渡过。幼童时修炼武功,身体尚未长成,精元以气息形式游走于血脉之中,既无念头,也无条件,童子修炼,最是容易。而男子一过十二,身子就开始发育长成,不单心中会有各种旖旎之想,精元也开始成型,一段时间就会“水满自溢”一次,随即就是前功尽弃。
古人对此阶段修炼,提倡一个不动念,所谓“即此一念之动,真精已不守舍”,唯有坚守意识,才能把守关卡,完成百日筑基。
惠博文比孙向景稍小,也是十六岁的年纪,不单身体长成,而且还食髓知味,故而渡过这一难关,的确需要打毅力。
也是还好最近陈风崇不在山庄之中,否则要是他在,别说动心忍性,百日筑基,就是身体不被他的荤话掏空,就算是阿弥陀佛了,哪里还能修炼什么武道。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孙向景最近跟惠博文在一起的时候,连个“女”字都不敢提,实在是害怕自己一时不慎,将他的修为毁去,那就是罪莫大焉,误人子弟了。
好在两个小孩儿在一起,不谈及阴阳之事也还有许多话题,每日的练武读书就够两人头疼,倒也没有什么太过艰难地地方。
第四章 再看理和情
杭州,清平坊。
当清平夫人和陈风崇一同返回杭州的时候,坊中众人都是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出来迎接两人,又是为两人接风洗尘,好一通忙活。
先前陈风崇一早就去了苏州山庄,只留清平夫人一人在清平坊中,众人虽是想念他,倒也不觉得十分不适,顶多是又是生意冷清或是有大件酒水要搬的时候,会念叨一两句陈风崇的好处,想念他活跃气氛的荤段子和一身用不完的力气。
然而不久之后,苏州那边竟是送了信来,一时将清平夫人调走,弄得清平坊内人心惶惶,一时乱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