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页

清军的这次进攻,是进攻以来兵力最多的一次,督阵的是吴三桂手下大将胡国柱,选的士兵也个个是他平西藩下的选锋精兵,只为了最后一击,将摇摇欲坠的明军最后一滴血给榨干。

“放箭!”

晋王李定国拔刀怒吼。城墙上的檑木、滚石、灰瓶、飞箭如暴雨般向关下倾泻。清军阵中响起一片哀叫,前队有一多半兵将倒在木石箭雨之下。但尚未等明军再一次把箭搭上,把檑石备好,后一排的清军竟又悍不畏死地蜂拥冲至关墙下面,霎时便将云梯搭好。情急之下,李定国将身上的披风一甩,也不顾身边亲兵的拦挡,大喝着冲到一架云梯前一脚踹下。他刚抽回脚,猛见左右有几名清兵已爬上城墙,他不禁血性大发,抡刀迎上。身后的亲兵也紧跟过来,动手就砍。这几名冲上关来的倒霉鬼还没站稳,就被明军一阵乱刀劈杀,惨叫着坠下城去,只在空气里留下一股血雾。

明军虽然已经疲劳不堪,但仍然坚守关口的大都是跟着李定国烧死孔有德、阵斩尼堪的坚定老兵。不一会儿清军的云梯都被推翻,冲上城墙的清兵眼见不好,只能心一横跳下墙去,掉在自己同袍的死尸上面反倒大多能保住性命。

这波清军的攻击又持续一个多时辰,终于被打退,但明军大多数士卒也已经杀得脱力,就地躺着大口喘气。李定国瘫坐在亲兵搬过来的一张太师椅上,再次向关外的敌营望去。只见关寨外,绵延十几里的清军大营里冒起炊烟无数,远望如同山火。敌军兵强马壮,兵力是自己的数倍。李定国紧握拳头,牙齿几乎咬碎,知道这七星关是没法再守下去了。

四月十六日,晋王李定国率残部从贵州七星关撤回云南,至此贵州全境沦陷。得知李定国退兵的消息,尚在湖南观望的多尼立即率大军入贵州,准备对永历帝和南明朝廷实施最后一击。

第461章 扩军

苏日勒的反水使得太平军东征之役落下帷幕,看到济度人头后,周士相履行了他的诺言,允许碣石卫残余清军投降,共得蒙古兵3120人,满州兵148人,汉军275人。另得战马2850匹,铠甲1460幅,武器若干。

东征之役,太平军共计消灭清军14000余,其中满州兵1200余,蒙古兵1500余,汉军4600余,北方绿营兵4000余,潮州绿营3000余。

清军先后阵亡乌真超哈统领、续顺公沈永兴、满州前锋营都统季达礼、广东提督吴六奇以下满蒙汉将校123人。清军统帅定远大将军、简亲王济度、都统纳海、贝勒杜尔佑等人为蒙古兵所杀。另有归德总兵刘忠、南阳总兵张超等人率部投降。真定总兵杨镇威、通州总兵张胆则一死于病,一死于内讧。

济度死后,周士相立即命来降蒙古兵往普宁攻打卢光祖部,原以为卢光祖会逃回潮州坚守,不想在看到蒙古兵已经归降太平军后,卢光祖立即派人送上降书,率所部四千营兵并潮州城易帜投降。

决定投降时,卢光祖唯恐福建绿营不肯一起降,便诓来福建将领,于军帐后伏下刀斧手,待福建将领入帐后刀斧手一齐冲出,转瞬便将福建将领宰杀。尔后,卢光祖命李天水、石庆等军官带人控制福建营兵,派人往太平军递上降书。与卢光祖一同投降的还有潮州知府吴文宪、海阳知县宋国忠等清廷委任的官员。

周士相知道卢光祖是真心投降,因为济度的死让这个乌真超哈副统领没了选择,清廷肯定要追究亲王战死的责任,到时他这个败逃回去的汉人肯定要被当替罪羊宰了,所以他唯一的选择只能是投降。

接纳卢光祖投降后,周士相又命归降的潮州知府吴文宪带人往仍为清军控制的潮州各县劝降,明言有不降者则太平大军即日便至,破城之后不论官吏军民,老弱妇孺一律屠之。

受济度之死及屠城威逼,潮州各县纷纷易帜。除已为太平军占领的普宁、惠来及易帜的潮州府城所在海阳县外,潮州其余各县相继归明,共得揭阳、程乡、饶平、镇平、大埔、平远、澄海七县,计有丁口八万四千,实有人口13万6000余人。另得七县驻防营兵3000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