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再逼咱们,咱们反了

“其一,有卫所百户到布政司举报你们不练兵屯田,却贩卖私盐?”

“啥”李远脸色微变。

不过他来到广东干这事,早就知道有一天会瞒不住,广东这么多卫所在干这事,总会有人不满意。

据毕汝舟道,举报的是广宁所百户周云。

广东这会地处大明偏远地方,明廷也不是很重视,所以当地都司只有十五个卫,加上二三十个所,总兵马大概只有十万人不到。

李远晒盐只有三个地方,最主要是廉州卫附近,然后还有沿海的电城卫(双鱼所),广海卫(靠近朱高煦船厂长沙村以西)。

所以在分配银子时,主要就是这三卫所的军官,和三卫参与的所有军士。

但为了拉拢其他卫所,李远这两年一方面是更换自己的心腹家将,一方面是给军官分配军饷之外的银子。

发银的名义就是协助帮忙的费用,比如有盐商要把盐运到广西去。

像广宁所就在广西隔壁,李远经常派那边的兵马帮盐商护送。

每次负责参与的官兵,会有银两分到。

本来大伙一起赚钱,又不是什么大罪过,一直相安无事。

那百户周云参与了几次护送,每次分到三五两不等,虽然不多,但也不算少,一年下来,也能弄十几二十两。

要知道大明军饷,通常是连银带粮甚至盐和其他一起算的,所以他能拿到手这么多银也算不错。

可这家伙有钱之后就开始堵赌,连着输了几次,把钱输光不说,还欠了一屁鼓债。

这下他心里不爽了,然后感觉到每次要官兵护送盐商,这些人的盐,是不是来路正常?背后有什么人?能不能借机会大赚一笔?

周云输红了眼,想黑吃黑搞笔钱。

再有次护送时,他有心偷听,终于听到,原来这些盐,居然是广东都司其他卫所晒的。

卫所在当地屯田训练,守卫国土,你们正事不干,却在经商?还和盐商勾结?

周云也是有老乡在沿海卫所的,他想尽办法打听到消息,这才知道这边一个百户,一年起码能入手一百两银子以上。

这下他心里彻底不平衡了。

他向老乡请求,找卫所指挥使,想把自己调到双鱼所边上的海朗所,当地指挥使当然不愿意。

周云大怒,于是便挺而走险,找到布政使司举报海边卫所走私贩盐。

这周云也知道,要举报必须找到足够大的官员,所以直接想找左右布政使。

而广东左布政使王俊是建文时的官员,当地多年,马上快要致仕,周云思来想去,找到了新来的广东右布政使徐奇。

徐奇原本不过是京师小涉的户部都给事中,正七品京官。

朱棣靖难成功后,于永乐元年外放其为广东右布政使,连跳数级。

所以徐奇是广东有名的朱棣派,全力支持新皇帝的各种旨意。

永乐元年,在徐奇之后,朱棣在广东市舶提举司,按旧制设提举、副提举,同时又命宦官齐喜提督广东市舶,是为明代由朝廷派宦官督理广东市舶事务之始。

永乐二年因福建沿海有海船“交通外国”,且有抢劫行为,明廷遂“禁民下海”,并令将原有海船一律改为平头(应为“底”)船,使不能远航大洋,又令沿海有关官府防止海船私自出入。

这两件事,都有徐奇的大力支持在沿海推动。

朱高煦在长沙村的船,也因为永乐二年的禁海,只能跑大明内部。

徐奇得到周云举报,有点不敢相信,因为整个卫所加入晒盐,这是要非常重量级的军将在支持才行。

而且军将走私私盐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徐奇有点头痛。

并且说实话,这两年李远借下面的官员的手,每年都孝敬徐奇一些银子,徐奇也估计心里有点数的,只是不知道背后的大将会是李远。

他估计是卫所的指挥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