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页

远东1628[校对版] 茶头 1953 字 2022-10-22

即便在现代社会的美国,也没见有哪个印第安人唧唧歪歪,当年满清杀了那么多的汉人,可是满清灭亡前,一样有大批的汉人遗老遗少哭得天昏地暗。

因为敢死军部队肆无忌惮的杀戮,再加上战役开始后,大批中南半岛的当地百姓纷纷逃到了山区和热带丛林,使得半岛很多繁华地区变得人烟稀少,尤其是各个三角洲平原的产粮地区大面积的耕地,都变得无人耕种。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公司决定向中南半岛的湄公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红河三角洲和湄南河三角洲等地区安置流民。

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各大河上游流经山区,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多形成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除了上述几个三角洲平原地区,还有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萨湖”周围地区,也是公司将来移民的重点地区。“洞里萨湖”附近的湖滨平原平坦、广阔,长500千米、宽110多千米,西北到东南,横穿柬埔寨,在金边市与贯穿柬埔寨的湄公河交汇。

远东公司投入了大批的资源,在中南半岛的上述地区建立了流民接收营地,还抽调了一批基层管理干部、基层政工干部,在中南半岛民委会工作小组的组织下,组建了一个个基层管理机构。

与此同时,大批正在大明沿海附近接收流民的船只,纷纷装载着流民南下中南半岛,把大批的大明流民送到了中南半岛各个三角洲平原地区。南洋、吕宋各地的海外师,也纷纷派出部队赶到中南半岛,协助公司接收安置流民。

来到中南半岛的流民,首先要进行登记甄别和净化处理,然后直接进入流民营地,进行两个月的基础集训,然后就会在中南半岛各地区的耕地屯田、捕鱼。扫盲活动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会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逐步展开。

第963章 中南半岛的农业资源

中南半岛,亚洲南部三大半岛之一。旧称印度支那半岛,又称中印半岛。位于中国和南亚次大陆之间,西临孟加拉湾、安达曼海和马六甲海峡,东临太平洋的南海,为东亚与群岛之间的桥梁。

半岛各国基本上是在9-10世纪开始形成中央集权国家,几个国家均为农业国家。半岛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也相当丰富。干季及雨季较分明,气候属典型的热带季风类型,水热资源丰沛,干湿季分明,自然条件优越,土地肥沃,终年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如此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使得湄公河三角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红河三角洲和湄南河三角洲等肥沃的冲积平原地区,水稻生产都能做到一年两收。

公司农林部育种中心,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基本培育出了具备现代社会优良稻种特点的种子,稻种的质量、产量和抗性,都非常的优良。具备米质优良、需肥少、需药少、抗病抗虫性强等特点。

农林部派出了一批专家和技术人员,在中南半岛各地分别建设了一些水稻种子生产中心,为在中南半岛进行大面积普及优良的稻种做准备。

中南半岛的水稻生产,主要分成雨季和旱季两个季节,雨季从5月到10月,旱季从11月到次年4月,属于跨年度种植。

播种时间主要取决于灌溉条件。头季稻中的低洼雨养稻田5-6月播种,有灌溉条件的稻田7-8月播种,因而收获期很长,有的地方品种迟到12月才收割。二季稻一般在12月下旬播种,次年3~4月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