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公司很多员工,还是从西北地区的人员配置,看出了一些端倪。以后和李明搭班子的人选,肯定是胡伟,工作狂的能力,公司上下全都清楚。另外,周林、马庆在公司肯定会有一席之地,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工作态度,在公司都算是最好的。
而宋涛执掌西北军,大家也并不意外,他和李明的关系自不必说。未来军委会将是李明这一届领导集体最有力的支持者,所以宋涛、林华、周成和丁为国等人,必将在军委会占有一席之地。再加上情报部特务头子周比利,以及几位一直支持李明的常委,基本就构成了未来领导集体的雏形。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人的年纪普遍年轻,几年以后正值当打之年,能始终如一的执行和延续未来远东公司的各项方阵政策,最大程度的保持公司稳定。
第974章 重回河套(三)
李明和胡伟、周林上了蒸汽甲板驳船,一路沿着黄河西行,沿途不断的上岸考察河套地区各地的春耕准备工作。
现在河套各地新安置的流民,已经组建了一个个基层支队,大批的基层领导干部正组织各地的流民进行春耕前的动员,并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开荒,黄河两岸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
新安置的流民冒着初春的微寒,一个个赤着上身依靠耕牛开垦荒地。附近的驻军和根据地各部门的员工、领导干部,以及各地的农户,都赶到了各地的安置点,帮助流民们进行开荒生产。
整个河套根据地的数十万军民,都投入到开荒生产之中。现在距离春耕还有一个多月,大家要争取在春耕前的这段时间,帮助开垦出足够的荒地,使得接下来的春耕生产能顺利进行。
目前对河套根据地来说,春耕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关乎着河套根据地明年的粮食储备。宁夏战役期间缴获的粮食,经过两年来的消耗,根据地的战略储备粮食库存已经不多。
如今河套根据地战略储备粮轻易不敢动用,根据地的数十万人,每年消耗的粮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根据地每年的秋粮收获,关系着河套根据地的命脉。
虽然远东公司的粮食储备极为充足,因为交通不便,运输成本实在太高,除非情况紧急,一般不会选择向公司求援。
所以每年的春耕生产,也是根据地的重中之重。得益于黄河中游地区充沛的水量,即便是崇祯大旱期间,河套地区也没有受什么影响。
李明他们在黄河北岸的一处简易码头下了船,和在此等候的林菁华等人亲切握手。林菁华还是那个样子,只是现在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每天起早天黑的工作,精神显得有些萎靡。
“老林,几个月不见,你可见老啊。工作再忙,平时也该多注意身体,你身体若是垮了,那还干什么工作。”
林菁华嘿嘿笑道:“主任,你就放心吧,我这身子骨硬实着呢。”
旁边的胡伟指着林菁华说道:“李明,老林已经把老婆孩子都接过来了,人家以后还想扎根西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