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冷冷一笑轻轻一问,大殿中骤然死一般寂静,大臣们张口结舌没有一个人开口。
厉王脸色一沉,大袖一挥站了起来:「尔等私心,孤岂能不知?无非是怕孤脸上挂不住,都来逢迎。却没有一个人为国事着想,说一句耿耿直言。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此乃为臣之道也。曾几何时,我大周朝
堂风习竟至于斯!」
大臣们满面通红默然低头,一时大为尴尬。召伯虎与荣夷亦是如坐针毡。
良久,姬胡转过身来肃然向姒禹深深一躬:「先生乃不世良臣也,姬胡谨受教。」
姒禹不禁扑倒拜地:「关中庶民苦水旱之患久矣,大王但念之救之,姒禹愿戴罪效力,死不旋踵!」
姬胡连忙降阶扶起姒禹,笑道:「周政之要,乃富民强国耳,岂有他哉!关中百姓乃孤之子民,敢不念之?先生耿耿风骨,孤敢不用之?」遂转过身面对朝臣道:「本王书令:命姒禹为关中总揽水利之水工令,总督治渠工程,民夫物料一统调度。太子傅荣夷协调。」
「我王明断!」姒禹与荣夷尚未开口,举殿一声赞同。
「先生还有何求,尽管说来。」厉王姬胡只目光炯炯地看着姒禹。
「三年之期,姒禹定还大周一座关中粮仓!」
姬胡哈哈大笑,一句话没说便消失在了朱红大屏之后。
荣夷回到自己府中,心中亦是百味杂陈。原本通过中原之行,以及洛邑商战,他自认为自己已完全取得这位年轻天子的信重,可今日朝堂之事,令他背心隐隐发凉。这位刚刚二十岁的青年天子,其能力胸襟远超自己的想象范围,看来什么事都不能想得太简单了。如今当务之急,便是与姒禹同心协力,将关中水利整修之事尽心尽力办好,如此,才算在朝堂真正打下根基。
于是,他吩咐家老闭门谢客,准备在灯下把姒禹拟定的井田干渠毛渠修整方略细细捋一遍。不料,刚展开第一卷,家老便神神秘秘地前来禀报:「重黎将军来了!」
想到重黎身负王城护卫重责,若不是确有重要事宜,也不会昧时而来。荣夷只得轻叹一声:「让他进来吧!」
在摇曳的灯光下,重黎的脸显得有几分虚幻:「师父,鄂城那边来消息了!」
「哦?是鄂世子有下落了吗?」荣夷很有几分欣喜,自从铜绿山之战后,他手下的南林社也一直在寻找这位失踪的世子。
「是的,原来他是被自请出宫的一个叫叔妘的宫女所救,现躲在随鄂边界的一座荒村里养病。这个宫女曾经在赶集之时,在镇子里打探如何医治失魂之人,因此社里才辗转得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