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裴公觉得可能靠谱的技术,才准拨下资金研发,试验过程中,技术人员暂受五十石之禄,候其有成,给九品官衔。某些技术是可以立竿见影的,但相关农业方面的技术,则起码得有半年,才能得见成效,是否真有普适性,恐怕非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钻研不可。
然而裴公轻授名爵的行为——虽然只是八九品小吏——却遭到了幕府群僚的普遍抵制,裴该为此费尽唇舌,到处加以说服。其实古代即有农官之名,地方官会按时向朝廷荐举擅长耕作的老农,由天子亲自嘉勉,甚至于给禄,儒家学说即以农为重,还不会招致太大的反对声浪。但对于向来低贱,且被视为别业的工匠、商贾,大家伙儿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裴该被迫做出一定让步,商贾得向幕府捐助一笔资金,才准得官;至于工匠,裴该把他们召集起来,遣人突击培训,不管技术再强,功绩再大,也非得能读写五百个字,并且听过一经的讲解,才可得官。
由此便可对外宣称,此人虽为匠人,亦有士人之学,授官可也。同时裴该也希望工匠们都有文化,方便技术的进步和传承。
唯有彭晓本身就是士人,虽然干着工匠的活儿,但属于高级技术人员,虽然没能把裴该所要求的配方全都拿出来,被监督着不敢再偷懒,也已经有了部分成果,若依新政,起码可赎前愆,免罪为民。偏偏裴该跟把他给忘了似的,根本就没有要饶恕他的意思。
彭子勤在工坊里真是度日如年啊,好不容易师父葛洪找了过来,听他说明前情,好一顿训斥后,便道:“我试往谒裴公,为汝求情吧。”但随即一走就是十来天,影儿都不见……
第十六章 百家姓
这一日彭晓一大早就被士卒勒逼起身,空着肚子翻检、整理了一番案头的资料后,就被监押着前往试验场所,在几名助手——都是失怙、无家的士人子弟,能读会写——的协助下,开始尝试一种新的配方。
正在忙碌着,忽听士卒喝道:“柳大夫前来,还不跪接?!”
彭晓闻言,吓了一大跳,赶紧放下手里的活计,匆匆趋出门外。
所谓“柳大夫”,就是指的河东解县人柳习柳季言,自投裴该以后,初被任命为金部校尉,隶属于少府,统管天下矿藏。其后朝廷东归,柳习的职司则多在关中,因此主动剥离出来,成为大司马幕府从事,别兼太中大夫。
如今渭滨的工业区就由柳习总体负责,若有规划、营造等事,再须徐渝协助,他算是彭晓的顶头上司,那么既然来了,彭子勤又焉敢不前往跪迎呢?
就见柳习乘车而来,但车上并非只他一人,尚有一名参乘,白面长须,骨骼清奇,彭晓远远望见,便不禁大喜——啊呀师父您老人家终于回来啦,看起来我获释有望!
柳习和葛洪下了车,来到彭晓面前,彭子勤急忙磕头见礼。葛洪伸手一指他:“孽徒,汝可有幡然改悔之意么?”
彭晓连声答道:“徒儿知罪,如今已诚心悔改,还望师尊求恳裴公,饶恕了我吧。”
葛洪道:“汝浮浪放纵,罪孽甚深,即有我恳请,裴公也不肯轻饶……”彭晓失望之情才刚涌上心头,就听葛洪继续说道:“然汝运气不错,裴公适才得子,心情正佳,百僚亦谓当大赦关中,以为新生儿乞求神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