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见赵嘉仁装作倚老卖老的样子,忍不住也笑起来。然后就听赵嘉仁继续说道:“不过朝里若是有人吆喝什么完胜,我并不会答应。这次找你来就是要说这个。”
“为何?”李云有些讶异的问。他在阴山以北待了几年,知道在广袤的草原上追逐敌人部落有多么困难。所谓完胜,要消耗的人力物力难以想象。
“为了保证大宋的安全,必须将蒙古人驱赶走。这个是十几年二十几年的事情,便是不惜一切代价出动大军,结果也只是今天撵走,明天回来。但是有人对现在的税收和农业政策大大不满。如果攻入蒙古金帐曾经和林,我个人担心有人想借题发挥。”
“他们……真敢这么做?”
“他们有什么不敢的。朝廷里的事情我能压得住,但是军队这边,你得能压得住。我可不想因为这件高兴事,反倒要对军队里面的人大规模解职。”
“是。”李云简单地答道。虽然说的爽快,他心里面其实很不安。过去一年里面赵官家解职了不少高官,也让一些高官刚到致仕的最低年龄就致仕。到现在,朝廷重臣已经被换掉了小半。可赵官家并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
想到这里,李云说道:“官家。大宋军队乃是官家的军队,只听从官家的命令。”
“还有多久能够攻入和林?”
“前哨距离和林不到五百里,主力一万骑兵四月开始北上。主力部队携带大车北上。只是以蒙古人的习性,他们绝不会死守城池。那和林只怕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明白。你去忙吧。”
看着李云的背影,赵嘉仁很满意。攻克和林只能鼓励大宋国内的士气,蒙古金帐已经离开了和林好些年。指望在那边缴获无数战利品,大概是完全没希望。而且赵嘉仁也没有要对蒙古斩尽杀绝的意思,如果能把蒙古人都撵到中亚,赵嘉仁就愿意和蒙古议和。
有种说法,‘但使龙飞将在’中的龙城,就是指的和林。那里也是汉人自古以来的土地。赵嘉仁的思维忍不住就开始发散。接着他又跳跃的想到,忽必烈要是知道和林被占领,会是个啥反应。
第166章 针锋相对(二)
大宋工匠师傅乘坐的蒸汽船到了伊予水军的港口,船上的人就忍不住欢呼起来。该死的蒸汽机半路先坏了一台,刚进濑户内海后又坏了一台。幸好大家也没忘记操帆航行的本行,总算是熬过了几百里的海路,抵达目的地。
船上的水手一点都没有因为复古而得到丝毫的灵魂升华,大家一边紧张的操作,一边抱怨连连,甚至是破口大骂。好在伊予水军的港口有存放蒸汽机零件,可以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更换。
师傅虽然也关心回去的航程,但是他来这里要待上一个月,搭乘一班船返回大宋。上岸之后,他就前去铸刀场。距离大门有段距离的时候,师傅就感觉事情不太对。看不到院子里有炉子喷烟的动静。到了大门口一看,原本写着‘铸刀场’三个大字的门牌不见了。现在的木质门牌上写着‘水军学校’四个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