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铁心淡然说道:“我带领到这里的一个团继续前进,在距离和林二十里的地方修建兵站。”
“司令,这会不会太冒险了?”先头部队指挥官马上劝道。
“兵贵神速。我们只要带上大炮就行。也许看到咱们到了和林,和林守军也许会逃跑。”
“放弃上京和林?”吴子阳觉得杨铁心未免太乐观。
杨铁心终于露出了笑容,那是刀锋一样的笑容,“蒙古人和咱们不一样。守不住,他们就会走。而且我们此次计划也不是占领和林,他们若是走了,咱们把和林一烧,也撤军。”
听到如此彻底的态度,吴子阳就不再提问。赵嘉仁给大宋军队建立的思想不是攻城略地,而是消灭敌人。如果消灭了阴山以北到大草原之间的所有蒙古人,和林城是否存在就成为一件没有任何意义的考量。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杨铁心的确完全贯彻了赵官家的思路。刚想到这里,就听杨铁心说道:“吴会长就留在这里。组织安抚部队修整。”
虽然心里面有些不情不愿,吴子阳答道:“好。”好好安抚军队情绪,做好大战准备,这也是学社的工作之一。
第222章 扫荡(三)
太阳要下山的时候,和林守军阿速巴拉王爷的使者抵达了好几个蒙古部落。甚至不用看到古列延中被炮弹破坏的蒙古包,光是看那些紧张的人群,使者就已经知道事情不对头。
双方交谈之后,使者失望的得到部落拒绝出兵的回答。有些部落不仅拒绝出兵,还是请求在和林的阿速巴拉王爷能够出兵帮他们赶走宋军。这些宋军白天再次对河边放牧的蒙古部落展开了接连不断的攻击,知道被动挨打不可行的蒙古骑兵们也勇猛的进行还击。双方的激战虽然短暂,却极为血腥。在毫无埋伏地点的开阔地区,宋军骑兵对蒙古骑兵实施了单方面的屠杀。
除了这些惨烈的正面作战,蒙古部落为了找到安全的迁徙路线,也派出好些侦察队。这些侦察队中有七成都没回来。那些部落长老们苦苦哀求,“请王爷派兵来帮助我们吧。我们现在能靠得住的只有王爷啦。”
使者无奈下只能询问到底有多少宋军骑兵。听到七八千骑兵的消息,使者心里面也一阵发凉。作为蒙古王爷的手下,使者知道南边的宋国有巨大的人口。知道南边的宋国有犀利的火器。这七八千骑兵不是蒙古那种战时拉出来的军队,而是货真价实的常备军,相当于蒙古王爷的亲军。他们每天除了训练之外还是训练,那是非常厉害的军队。
现在驻守和林的孛儿只斤·阿速巴拉王爷手下看着有三四万人马,真正的亲军也不过是七八千人。面对数万席卷而来的大宋军队,阿速巴拉王爷必须从各地部落召集军队才能拥有人数优势。
面对这样的哀求,使者只能佯装愤怒地说道:“你们先去相助王爷,打败了进攻和林的宋军,王爷才能来帮助你们。进攻和林的宋军就是树根,进攻你们的宋军就是树枝。挖了树根之后,哪里还有能够站立的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