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村民口中的顾北川

逍遥郡马爷 落墨客 1232 字 2024-03-05

“张大婶,就让贵客看看吧,我们都在呢。”李老二适时开口道。

听闻此言,张大婶瞬间反应过来。

是啊,现场这么多人盯着,这些人就算想要偷师,又能偷到什么呢?

与其藏着掖着,被人说小家子气,倒不如大方一点,就算给他看了又能如何?

“贵客说得哪里话,既然想看,那我们陪您看看便是。”

紧接着,众人就陪着项大老爷,把纺织部的生产流程都过了一遍。

瞧见那一个个蚕蛹,以及抽丝剥茧,最后才编织成布的繁杂过程,项大老爷也是感慨良多。

“蚕丝这般细弱,谁承想,用来织布竟出奇地合适。”

“也不知是谁人想出来的这等绝妙法子。”

“贵客说笑了,这江淮一带,除了我们东家,谁人还能有这样的脑子。”

“你们东家?那位顾诗君?”

“自然,整个淮南城,除了我们东家,谁若是敢自称诗君,怕是要被那些个读书人喷个狗血淋头。”

“你们这位东家,名气是当真响亮,就连我这个阜阳佬,也是如雷贯耳,也不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此言一出,魏青和众护卫也来了兴趣。

这一路上他们听说顾北川的事迹,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寿县为何那般荒凉?

一部分原因是官商沆瀣一气,欺压百姓。

另一方面就是,青壮年和读书人全都往淮南跑了。

人才都跑光了,不荒凉才怪。

不只是寿县,只要是淮南周边郡县,都有很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

反观淮南,则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只被人当作是江南附庸的小郡县,一步步做大做强。

到如今,地理面积虽说还是和以前一样大。

但经济,民生,医疗,教育,衣食住行,甚至人口,都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别!

而这一切,都只发生在短短数月之间。

只因一个人而改变,那人便是——淮南诗君,顾北川!

这样一个奇人,是当真有经国治世之才,还是和那位黄老爷一样,表面光鲜亮丽,实则内里欺压百姓?

这个答案,顾北川的朋友回答不出来,晚辈回答不出来,学生回答不出来,唯独他手底下的人,发言最有权威性。

听见这话,秦老大等人也兴奋了,似乎是想和项大老爷好好说道说道。

然而支支吾吾了半天,却终究没能憋出半个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