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所谓的私下训斥,晋王在乎吗?
不在乎。
却没有想到,太子报仇不隔夜。一下子给了晋王一个难堪,当场撤了位子,被赶了出去。
太子不去看晋王。对齐王说道;「齐王弟,你意下如何?」
齐王被晋王的下场,一震不敢造次。倒不是说,这一次落面子,对晋王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而是齐王重新认识了什么太子。他面对的既是他的太子大兄,也是一国储君,太子殿下。
齐王立即说道:「小弟自然愿意为朝廷效力,只是臣弟真想奏请父皇,臣弟想分藩海外,是以身边的兵马,应该以水师为主。是以------」
齐王的封地在山东,而山东作为海运的一个重要枢纽。其实山东百姓对海运,乃至于海贸都不是太陌生的,山东自古以来都是航海大省,故而,齐王在领地也看到海贸的兴旺发达。
他的一些想法,与晋王一样。
齐王在封
地的时间不长。很长一段时间,都带着三护卫在前线驻守,也领兵打过仗。至于战绩。乏善可陈。
齐王毕竟到过草原,只知道草原是什么鬼样子,他才不愿意去的。倒是对海外,齐王有些兴趣。
这其实,也是民间舆论,有一些转向了。
刚刚开海的时候,百姓惧之如虎,好像一上船,就是进了鬼门关一般,有死无生。而今时间长了,很多人都知道,海上讨生活,一个不小心,就要死。但是可以赚钱。只是大明小老百姓们,做什么不是再用命相搏的。
对钱财有着无限渴望。
因为很多时候,小农承受风险的能力太低下了。多几两银子,少几两银子,对很多人来说不过一顿饭的钱,但是对于很多百姓来说,那就是维持下去,与卖儿卖女的区别。
所以,当海上能赚钱,各方面都有意无意的夸大事实,好像是海外有金山银山,谁都能抓上一把似的。
齐王也因为这些舆论,才有了别的想法的。既然一定要分封,那何不去海外,而不去所谓苦寒之地。
而同样的情况,山西可比山东蔽塞多了。海边的舆情还吹不到山西。
太子听了齐王这番话,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说道:「既然如此。这样吧。你的三护卫全部调入长春都司,你想留下谁就留下,我拨你一笔钱款。你在山东重建水师三卫。」
「至于你封到海外的事情,我会与父皇提的。你现在做好准备吧。」
齐王一听此言,立即起身谢恩说道:「臣弟谢过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