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卫所军队还是军中主力。即便北京京营的军官,本身就是卫所军官为主的。这个时候动军队主体,下面很容易哗变的。
军队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更不要说这个时候还打着仗。
何夕说道:“不,陛下,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动的。打仗的时候,军令如山,只要能打胜仗。一切都好说。而且,臣也没有想过一步到位。陛下可能理解错了一件事情,那就臣对事不对人。在战事之中,凡是表现出色的将领,自然有重赏,他们所得到的利益,会远远超过了卫所那一点蝇头小利。到时候一步步对不能打的军队进行处置。这是一场变革,也是一场淘汰。而今战争本身就是一场淘汰。大浪淘沙,让我们很清楚,谁值得拉拢,谁不值得拉拢。”
“而平日里可就不是这样了。平日里这些人是一个整体,那是动他们集体的利益。”
“另外,臣给陛下说的可不是兵役制度,而是征召百姓入伍啊。臣以为将来军中也会出现很多出身百姓的将领,事情也更容易处理一些。”
何夕的做法,就是形成既定事实,维持着原来的框架。将来卫所就失去了实际的军事上意义,成为了京营征兵的一处兵源地而已,等天下大定之后,再进行清理。
对于不同的卫所给与不同的处置。一些占地很大的卫所,就好像辽东的卫所,直接改成县。而一些内地的卫所,根本在城中,就直接改成府县中的一个机构,负责征兵,组织民壮,或者民兵训练,或者治安云云。
对于一些边疆的地方,不适合改为县,又需要一定的军事存在,那还保留卫所制度,不过就类似于生产建设兵团了。附近肯定会京营驻扎的。作为二线部队与主力一起镇守边关。
所以要一步步的来。
战争本身就是一场洗牌。何夕只是想利用这一场洗牌,将之前不好做的事情,一起做了。
朱雄英挑不出错来。说道:“那第三个原则。”
何夕说道:“建立大明武学。培养足够的军事人才,将来所有将领都要从武学出来。臣请陛下为武学山长。”
这也是一场洗牌。
将有文化的将领代替没有文化的将领,其实这一场洗牌,已经开始了。张明以区区白身,数年之内,成为千户。而今一战成名。未来前程不可限量。就可以看出来明军内部对有文化的将领有多么渴望。
毕竟那么多火铳火炮。没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是玩不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