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内,两被战火。
京都原本的建筑大多毁于战火之中。
更不要说,刚刚又是一场大战过后。战火的气息更加浓郁。在大街上的征东军将士们,嘴角还有一些笑意。这个冬季,征东将军过得不错。
这建立在一场辉煌大胜上。
去年关东足利义持起兵。屡战屡胜。傅忠却按兵不动,天下人以为怯。却将整个本州岛都要陷入贼乱的时候,傅忠却乘船进入濑户内海击其后路,一战而定。随即席卷残云。几乎在一个月之内。将叛军赶回关东。更是长驱直入,兵临江户,奈何风雪早至。无奈退兵过冬。
如果冬天迟到十几天。说不定日本战事就没有一个小尾巴了。
这个时候,傅忠才给部将解释。
他说日本地形破碎,各地皆有大名。如果翻山越岭。一处处的去攻打的话,劳心劳力不去说,更是旷日持久。中原大战,正是英雄用武之地,怎么能会在这里耽搁时间。所以要仿造曹操破西凉之策。所谓足利义持,不过傀儡而已。没有实权,权操于下也。各地大名聚集越多,纷争就越大,或许其中一支两支是敢战之辈。但是聚集在一起,数十万之众,皆是乌合之众。举手可破之。
只可惜除恶务尽也。
如此一来,上下皆服。
以为神机妙算。
只是,傅忠却没有告诉下面人。他其实一直有两个担心,担心是湘王为首的藩王,自行其是。不听号令。第二个担心,就是北京方面,会先发制人。对他们动手。
他拖延时间的原因,不仅仅是等日军内部纷争的分化,也是因为想等南京援军。或者想做通几个藩王的工作。只是可惜了,两者都没有做到。
局势逼得傅忠不得不行险一击。
他本意是将大军聚集在日本,不过三五个月而已,就平定日本,以避免局面恶化。只是,他低估了各方面的因素。不知道是内部有人通风报信,或者日本真出了一二名将之姿。在战斗之中,傅忠屡屡陷入被动之中,虽然被傅忠一一破解,但是战事不得不拖到了冬天。
而日本冬天下雪,也很厉害。
这种情况下,即便明军保暖措施不错。但为了降低非战斗伤亡,能不打仗,还是不要打仗的好。
局势就不在傅忠的预料之下了。傅忠其实也想过将本部兵马之中,分出来一支,撤回高丽去。只是他犹豫再三,觉得冬天并不是用兵之时。不仅仅是对他。也对于辽东,甚至,就冬天的极端天气来说,东北很多地方,是要比日本发生的更多。毕竟,日本是在海中。海水本身就有影响气温。
日本不好打仗,辽东更不好行军了。
傅忠这才存了一丝侥幸。他决定在开春之后,扫平日本再回军不迟。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