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敏锐感觉的海洋为北京所有,带来的巨大的战略被动。
他对朱允炆有很多气,但是傅友德也知道,他是杀了蓝玉的人。是他拿下蓝玉,才与了朱允炆的登基。或许别人对于朱元璋想要传位给朱雄英这个传闻不怎么相信。
但是傅友德是相信的。
无他,蓝玉与朱允炆的立场是水火不容。朱元璋派蓝玉坐镇南京京营,这一件事情本身就非常不合常理。
除非,这皇位是给另外一个人的,但是中途出了意外。
至于什么意外,傅友德不敢去细想,但是想来自己也是意外之一吧。
但是不管怎么说,傅友德与朱雄英是没有什么缓和的机会的。他觉得自己如果是朱雄英,不灭傅家九族,就已经是宽宏大量了。
傅友德决计不能看到北京崛起。
他与朱允炆之间种种矛盾,但是面对覆灭北京这一件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
而今局面,他不可能继续执掌兵权了。毕竟南京形势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不让这一步,朱允炆确实缺少台阶下,但并不是完全没
有办法的。
只是需要时间而已。
只是南京将心思放在这上面,忽略了北京的发展,是非常不对的。
傅友德愿意让这一步,主动认罪,辞去大将军一职。不过,他也有一些要求,要求保证盛庸一系人的权力。在他想来,朱允炆不会在意这一件事情的。
毕竟,真正不希望军中一言堂的,一直都是朱允炆。
傅友德作为军中第一,自然被朱允炆压制。而傅友德退下来了。朱允炆就不会多针对傅友德了,还要借用傅友德残余势力,来牵制未来的大将军。
一想到这里,傅友德露出一丝冷笑,心中暗道:「我倒要看看,继任者是谁?」
傅友德比谁都知道,这个位置不好坐。别人看来,独领天下最精锐的人马。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但实际上,面对何夕花样翻新的手段,傅友德已经力不从心了。
只能勉强支持而已。
可以说实在是难为他老人家了。
他倒是要看看,这个位置,别人怎么做?
他不觉得这个位置,有几个人能坐好。
除非一个人。
傅友德心中忽然想起了徐达。但是随即就摇摇头,暗道:「不可能,徐达的身体太差了。」
统兵打仗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体力活。千里跋涉就不用说了。还要熬夜,他做起来已经很勉强了,更不要说徐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