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当务之急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1660 字 9个月前

朱雄英自然放心。如果不出意外,他这辈子不大可能与燕王兵戎相见了。

至于付出的一些代价,比起这个相比,根本不算事。

只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何夕与练子宁这个协议,其中的好处都是相当远的。但带来的问题,却是迫在眉睫的。

朱雄英说道:「姑父办事,我是最放心不过了。这个朕自然准了。让下面用印就行了。只是如此一来,每年在燕国这边,也要有二十多万两的开支,如果战事紧急,恐怕还要为燕国预支款项。」

「朝廷的财政紧张,朕日夜难眠,姑父好像不着急,而今各方面的事情都处理的差不多了。姑父能不能给我说说,朝廷开支该如何支付,否则不用到今年年底,军饷就发不出来了。」

「这才是当务之急。」

何夕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臣这一段时间,也在为这一件事情操心。只是实际操办,才发现很多问题,是不能绕过的。」

朱雄英说道:「什么问题?」

何夕说道:「南边遵从儒道,讲究天子受命于天,敬天法祖,天下乃朱家之天下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对太祖当年做到是事情,很是反对的原因。毕竟在士大夫看来,这朝廷是朱家的朝廷,天下是朱家的天下,又不是我们家的。我们为什

么要为朱家天下凭空消耗我们家的财产?」

「这就是为什么只要自耕农才是朝廷的根基所在。因为自耕农无法对抗朝廷的权势。他们更加服从朝廷的管理。因为对于自耕农来说,没有朝廷营造一个和平的环境,他们是无法生产的。但是对于地方大族来说,却是不一样的。乱世,对于天下百姓来说,是一场噩梦,但是对于很多大族来说,简直是一场盛宴。故而,天下没有不灭的朝廷,却有不灭世家。」

朱雄英听懂又没有听懂何夕的话。

听懂了,是听懂何夕所说的模式。的确,这也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廷的原本的模式,那就是大明朝廷与自耕农结合,打击中间层次,这个中间层次是什么并不重要,可以是豪强,可以是世家,可以是士大夫,可以士绅。等等。

反正中国古典帝国模式,只要在强势朝廷与大量自耕农结合的时候,才是最强的。

朱雄英没有听懂,是因为,他不知道何夕忽然说这一件事情是做什么?

何夕见朱雄英似懂非懂,叹息一声,说道:「陛下,工业化是什么?大规模分工,工厂模式。需要大量人员在一个体系之中生产劳动,自耕农体系是不可能产生工业革命的。自耕农体系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天然有结合的地方。而工业革命一旦开始就代表着,朝廷有自耕农之间有一个相当强大的势力诞生了。他们成为了财富的主要产出。」

「在自耕农体系之前,朝廷征税是从自耕农手中征税。只要不超出额度,自耕农是不可能违背朝廷的。但是这样的办法对于工厂主,资本家是不行的。」

「税收本质是什么?是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