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方孝孺的震动

大明公务员 名剑山庄 1700 字 9个月前

「何夕只能是错的。也必须是错的。」方孝孺心中暗道。不过,当他想起何夕所做所为,就再次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即便何夕在这上面有那么一丢丢的闪光点,但是何夕整体政策,有太多不合圣贤之道。苛待百姓。

自然是大错特错了。

「丁先生。」朱允炆说道:「你说北京那么是做什么的?朱雄英怎么能容忍何夕写这样的文章?这简直是藐视皇室。如果是朕,朕一定要诛其九族,让天下人都与朝廷作对的下场。你说对吗?」

朱允炆这一番话,看似说得是何夕,其实是指丁显。

丁显听的背后冷汗直流。心中对何夕生出了无限的抱怨,暗道:「你做死,也不要拉上我啊?」

这一段时间,丁显在南京找到了自己的地位,将何夕留在南京的势力保护了起来,对少府太平铁厂这个机构重新整合,想尽办法提高产能。从而支持前线。

掌控了这些东西,丁显在朝廷上也算是有一些班底了。最少了不算是光杆司令了。

但是凡是有利就由弊端。

这不,弊端就来了。

朱允炆之前对何夕学说并没有什么反对的意思。特别是朱元璋之前的叮嘱。甚至有一些看重。但是而今却不一样了。朱允炆对何夕的学说厌恶之极。

诛杀何夕九族的心思,自然是有

的。即便何夕的妻子,是自己亲姑姑。也不在乎。

但是这种心思,不用说出来。

朱允炆之所以说出来,就是警告丁显。朱允炆看得明白,何夕的理论是一套完整的体系,在自然科学方面是科学方***,逻辑学,实证等研究方法。在政治上方面,就是提倡民重君轻,提倡人人平等,保护百姓的基本权力,王在法下等等。

之前,民意论引而不发,导致很多人觉得何夕的学说不完整。而今看来,什么不完整,仅仅是没有说而已。

也就是说,朱允炆判断何夕这一次,并不是仓促发出的。而是蓄谋已久的。而这种大逆不道的思想本身就根治在何夕的学说之中。

朱允炆自然对重用何夕徒子徒孙的丁显感到不舒服。如果用可能的花,朱允炆甚至想来一场大清洗,文字狱,将何夕相关的东西,全部给毁掉,清理掉。

但是,朱允炆必须面对现实。

那就是,南京军械生产大规模落后于北京。

魏国公徐达答应出山了。他效仿北京方面提出一整份编制表。其中编练八十万大军,所需要的火炮都有数千门之多。而且都要新式的轻便的火炮。这些火炮都需要生产出来。

产能根本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