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看来,他部下之中,由燕王三卫扩建出来的精锐骑兵,对阵这些人,他未必怕了。但是他不能消耗太多。这也是燕国的国情。燕王的统治核心,就是燕王与下面的燕王三卫出身的将领。外面是与他们有联姻的蒙古人。最外面就是普通蒙古人。
不要看燕王如何对蒙古人好。但是本质上,燕王信任的只有自己人。燕王三卫就是自己人。这些人死伤太多了。燕王自己不担心,只要他活着下面人就没有敢放肆。但是将来就不好说了。
是的。燕王为了获得蒙古人的支持,在很多事情对蒙古人妥协。比如燕王穿蒙古人的衣服,摔跤,家中男丁都与蒙古人联姻的。但是燕王决计没有想过让燕国成为一个蒙古人的国家,他必须是汉人国家。
所以汉人核心是不能损失太多的。
如果燕王将燕王三卫折在这里,即便打赢了帖木儿,也是一场得不偿失的胜利。
虽然后果很可能在几十年后才能显现出来。
燕王思来想去,下定了决心,他远涉沙漠。行别人不能行之地,走别人不能走的路,为的就是断帖木儿的后援。毕竟没有中亚地区远远不断的后勤支持。
帖木儿也不可能维持数万大军持续攻打庭州的。
这一件事情如此重要,以至于燕王不敢将这一件
事情交给其他人。因为这关系到燕国的生死。
燕王亲自领兵,他带着丘福等将领,这些人也算是精锐之中的精锐,全部是燕王三卫的老人。而张玉留下守庭州城。
「殿下,找到了。就在五十里外,就是帖木儿的后勤大营。」丘福也是满脸黄沙。几乎是从沙土之中冲出来的。
燕王一提缰绳说道:「好。」
他的声音沙哑之极,就好像两块铁片在摩擦。说道:「诸位,与我痛饮胡虏血。」
「是。」同样沙哑的声音回答道。
燕王的筹划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了。而帖木儿也觉得自己面临生平最危险的问题。
帖木儿骑在战马之上,驱动战马,细细看着地面上的炮弹。随即抬起头来,看着群山背影之下,有一座城池,在天山衬托之下,看起来是如此之渺小。
帖木儿已经到了几十天了。
在这一座城池之下,死伤超过数万。
当然了,这数万人自然不是帖木儿的人。是蒙古人。
或者是瓦刺人。是当地草原各部。帖木儿到了庭州城下,第一次进攻损失惨重之后,他立即醒悟,就不再继续进攻了。而是下令将周围的百姓全部抓过来。
不管是不是蒙古人。
帖木儿虽然是蒙古人,但是他是突厥化的蒙古人。或者说,他是***。他不会将这里信奉黄教,或者说长生天的蒙古人当做同胞的。而且战时攻城,让当地百姓填沟壑,也是蒙古人的习惯。
于是,惨烈的攻城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