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庸在洛阳经营了这么长时间,不是没有准备的。
而且叶沈大军其实并没有去洛阳,就在沁河两岸。
这种情况下,洛阳方面打成什么样子。很不好说。
不过,叶沈不着急。
反正时至今日,从绝对数量上,北军已经胜过了南军。
虽然禁军只有六十多万,再加上水师,也不过七十多万。但是能够征调的卫所军,乃至民团却有很多。北京朝廷从来不缺少武备。所以只要南下,足以让南军吃上一壶。
而且,叶沈这一着看似是试探。但是南军可不敢当成试探。无他。孟津一下,山西与洛阳之间的联系岌岌可危了。一旦山西与南京的连续断绝,即便赵庸一家在南京,恐怕山西将士也会杀了赵庸,将人头送到北京去。
金生玉自然知道自己这样做重要性。
叶沈对他的要求不高。但是他对自己
的要求很高。
他要拿下洛阳城。
得到叶沈的命令之后,立即组织水师南下。而南军也早有准备。双方在黄河之上,来了一场很古早的水战。
无他,双方的船只都不是太大。大炮装不上船的。而小炮也不具备击沉船只的能力。
双方只能用火炮火铳射击,等接近之后。双方再跳帮接战,长刀厮杀。
一时间孟津河段,血流成河。
双方都伤亡惨重。
毕竟对于金生玉来说,他对伤亡的承受能力更强大一点。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打着一仗的并不是他的嫡系。
何夕编练的十二军,再加上西北的第十三军,全部是野战军,他们的任务从来是野战,而今还有攻坚战,从来没有让他们打水战的想法。让这些军队去打水战,本质上是一种浪费。
而北京已经占据黄河北岸好几年了。自然可以将黄河北岸几个卫所整编出来,让他们去打就行了。
至于水战水平。反正这些人都不是什么水战行家。
这些人吃的军饷也不是正规军的军饷。但是对于这些卫所军来说,已经足够了。
所以,死多少人,金生玉的感受并不深。
好在鏖战数日之后,南军方面撑不住了。
毕竟,北军物资充沛,而且很多将领都是从水师之中抽调过来。这些人一开始不适应黄河,但是时间长了,也就是适应了。而且南军水师之中专业人员也不多。
南京方面并不是没有水战人才。但是这些人才都在做一件事情,抵挡东南方向北军水师,夺回长江出海口的控制权,哪里有人能调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