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次莘姑姑倒是没以前那番热情了,朝着宋锦书淡淡的施礼,便亲自为周王更衣。
“怎么,去外面转了一圈,有何收获?”因为今日要朝议,周王穿着玄黄龙纹深衣。
少公子想了想道:“蔡国与息国和陈国结盟,似乎是要对楚发战。”
“哦?”周王似是在配合着少公子,神情平淡,言语却露稀奇之感。
“那你觉着此战谁会胜出?”周王道。
少公子垂眸凝思,而后道:“未知。”
周王神色微顿,饶有兴致地瞧着少公子道:“何来未知一说?”
“蔡国与楚国的怨怼,早从免姜国时就结下了,尽管后来楚国的公主嫁了过去,却也是子嗣福气绵薄,更何况蔡侯的未婚妻死于楚国公之手,他咽不下这口气。”
“人一但双眼被仇恨蒙蔽了,做起事来便毫不顾忌后路,蔡侯自以为与陈国息国结了盟,自是敌得过楚国的铁蹄,谁知不过是一场各怀野心的阴谋罢了。”
“各怀阴谋?”周王面上忽而泛起慈爱的笑容。
“无非是为各自的利益罢了,诱惑足够,便可随时临阵倒戈。”少公子简明扼要地点明,陈国息国蔡国三国结盟的脆弱不堪。
周王与宋锦书大都是在朝议从士族客卿那听来的,万万没有少公子亲临,并身处其中了解的透彻,倒是由他这样一说,清楚了不少。
“楚国虽这些年养的兵强马壮,但是同时想要抗击这么多对手,倒是有些吃力,怕是会小瞧了蔡国和息国,首先由此两国开刀。”
“可毕竟蔡国和息国不是姜国,虽兵马不济,但却不弱小,楚国想要速战速决,怕还是有些困难。”
少公子分析的头头是道,并且做足了铺垫。直至周王问他,是否周地需要明哲保身时,少公子便将藏在心里的计划道了出来。
“若是楚国攻下息国和蔡国,那么第二个便是陈国,得了陈国,那么便可以直捣安阳朝着周王来了,届时楚国再寻几个不安分的结盟,那我大周便是大厦倾覆。”
少公子说此话时,瞧见周王面色凝重,宋锦书面色发青。
他低下头又道:“若是待楚国战息蔡两国疲惫之时,给予一击,使其不再敢贸然出兵,而后削弱其兵力,便可从长计议。”
“周地的军队驻守在宛南关,若是一出,那周地便岌岌可危了。”宋锦书轻声道。
“这个倒是不难,那些带头不来朝见的,周王下旨让他们就近派兵镇压兵乱便可,不朝见便算了,若是接旨却不出兵,便摆明着有谋逆之心了,如今的楚国便都不敢这样做。”
“以乱治乱为上策,想必他们也巴不得去趁乱打劫,以此来扩充城池,我们暂且用这个借口去游说,先引他们上钩,最后我们前去收场,他们趁乱吞下的也要乖乖吐出来,这各诸侯国的土地城池,也到底是我大周赏赐的,倾国覆灭且后继无人,总是要还回来的不是么?”
周王少年时,因臻太后把持朝政,未能亲临九五,施展抱负。到后来,也经过一番奋力挣扎,好不容易亲政了,却被内外势力束缚着壮志难酬。他的近臣也就只有宋锦书这一人。
幸而少公子回来了,幸而他年少有为,且与周王同心,心系社稷,匡扶江山。
“看来,昭明君这是指了姓名要让燕君去吃这口黄连了?”宋锦书道。
相距息蔡之地,燕国可是离着最近的。
“还是丞相知我。”少公子淡淡一笑。
“可是如今庄荀昏迷不醒,莘娇阳又不在紾尚阁,不知可否有人选前去燕国游说?”宋锦书总能指出问题的关键之处。
“这个问题也不难,待战乱四起时,自会有人送上门来的,只不过到那时,王舅可别不舍得才是。”少公子先卖了个关子。
一直到后来,息国背弃蔡国,与楚国一道灭了蔡国后,又自食恶果地被楚国吞了。息蔡两地混战不堪之时,玉少染求娶燕国公主事情又接踵而至,周王才明白少公子当时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那时的少公子,并不在安阳,若是在,他一定不会错过玉少染同周王求亲燕国公主时的模样。
燕国想要嫁个公主过来,必是要有些表示的,周王看的明白,玉少染求娶燕公主,不过是为自己以后能顺利继承大统而寻找盟友。
只不过,玉少染是个蠢的,明知这燕国带头不来朝见,已经遭了周王的恨,不臣之心更是昭然若揭了,可偏偏他还将燕国拉入自己的阵营之中,少公子想想都觉着可笑,敢情这对手,是天神专门派下来给他铺路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