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张三在报纸上学到一个没见过的词:理想。
张三不懂但觉得新鲜,把这个词含在嘴里成天念叨。
旁人多觉得他有病,他却心情好了不少,甚至有雅兴出门散步。
张三路过一个以前从没注意到的书摊,摆在最外头的是一本叫《沿溪小记》的书,看起来年纪与他相仿。
张三翻了几页,渐觉有趣,只见那书里写着:
“和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人一样,张三每天都过得不好也不坏。
他饱食终日却无所追求,肚子鼓鼓囊囊,脑袋空空如也。
某天.......”
...
...
...」
江一则第一次看到这里,差点以为赵无眠是为了多凑几十个字才写出这种俄罗斯套娃。
但故事的节奏从这里快了起来。
张三开始每天都出门来书摊看这本书,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有时,书中人物的经历会莫名其妙地触动他,让他不愿再像从前那样毫无意义地日复一日,他会独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去找些“诡异的事”做——像是读书、思考、关心身边人的境遇;
有时,是书里的人物先发生了变化。
张三滞后一步,在书中人物事例的鼓舞下,如影随形也产生了一样的改变。
只是不知为何,张三从没意识到这书有什么问题。
张三和这本书,时而张三的时间线在前,时而书里的时间线在前,反复横跳没有逻辑。
就在江一则以为赵无眠要将这种你套我我套你的东西写到结尾的时候,赵无眠突然一个刹车:
「滋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