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闻岳完全没有发觉他的异样,很快转移活题,说回正事。
“今日我与师弟探查地形,在百里外发现了一处山谷。”闻岳道, “山谷内外无人,似乎无主, 不论地貌、地形都适合作为去除骨剑怨气的试验地。”
“骨剑怨气深重,没有古籍记载该具体的消除方法。但我们在《易华录》中翻到了一段描述,曰‘世间之气,皆有载体,无论神魔怨灵’。”
“我与师弟猜想,骨剑之所以会被怨气侵染,乃是因为骨剑为龙骨所造,虽有承载怨气之能,却无承载过多怨气之力。”
“当骨剑吸收了过多邪祟,不仅无法压制冤魂,反而会被控制,变成如今这般,”闻岳道,“因此换个思路,假如我们能找到一个足够强大的法器,佐以相应阵法,能够转移甚至消解骨剑上的怨气,那么骨剑便能解脱。”
闻岳说时,眸光发亮,毕竟这三个月以来,他们在魔界四处游历,拜访奇人,翻阅异志,总算找到了一个有理论依据、值得实践的法子。
对此,玉折渊面色紧绷,不发一言。司徒熠倒是听得认真,好奇地发问:“师尊师叔,你们找到那个法器了?”
“尚未,但已得知其名,”谢殊淡笑道,“龙生九子,各存一魂于此器中,比单纯的龙骨威力大上至少数百倍。”
“正是据说镇守荒芜天的神器——九龙幡。”
按照闻岳与谢殊的想法,他们的计划分为以下几步:
首先,占领那座无主的山谷,将“山大王”的势力范围扩大到百里之外——反正魔界已无主,按照小弟们的情报,此处千里之内都是荒凉无人之地,在他们来之前,小弟们霸占山头,自封为王,实际上干的都是打家劫舍的土匪事。
在搞定“试验基地”后,闻岳和谢殊便可以去寻找九龙幡了。据说荒芜天曾是一片汪洋血海,无数魔物诞生其中,终日厮杀不宁,血气冲天,惹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
那时神界尚未倾覆,天君见此情景,心生怜悯,将一枚金红色的旌旗抛下凡间,落于魔界血海之中。
——正是九只龙魂打造的神器,九龙幡。
九龙幡降落血海后,血海荡平,化作荒芜焦土,久而久之,变成了千里不见人烟的“荒芜天”。
这已经是数万年前的故事了,记载在《易华录》中,不知是真是假。
但谢殊至少可以保证,神器九龙幡是真实存在的——约莫三十年前,无数魔族曾目睹九龙幡出世,为抢夺神器,整个魔界掀起腥风血雨。
后九龙幡不知所踪,只能确定还在魔界。
只要能在魔界找到九龙幡,再想办法转移怨气,骨剑便能恢复如初了。
商议好行事计划后,已到夜里。
魔界的夜晚与人界不同。一轮紫色的弯月挂在天穹,仿佛一只眯起的眼睛。阴风阵阵,温度陡降不少。
他们在山谷另一面搭建了几间临时的木屋,当作休憩之所。
闻岳一间,谢殊一间,司徒熠也有单独的一间,唯独小桃夭不能以灵体的形式出来过久,且不能离《百鬼抄》三丈之外,因此省下一间,直接住在书里就好。
几人朝木屋走去时,闻岳想起此事,问一只拽着他袖子的小剑灵:“小渊,我给你搭个房子住吧。”
剑灵仰头,面无表情地问闻岳:“为何不能和你住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