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宦海沉浮

大宋的天空 墨尚花开 3331 字 2022-10-26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雍熙三年(986)春,太宗为报高梁河之辱,兴兵伐辽,战事迁延,久未班师。梁国公赵普上《谏雍熙北伐》疏,力谏收兵息战。

太宗赐给手书给赵普,夸赞他忠言苦口,三次上奏,忠心可嘉。赵普上表谢恩,太宗改命赵普为山南东道节度使,爵位改封为许国公。

君子馆大战,宋军惨败,河北守边宋军相继败覆,军亡死者,前后数万人。剩下的防守兵力,“不满万计,皆无复淢志。”边地乡民,虽能聚起抵抗,也只是坚壁自固,不敢御敌。辽军接连攻破深、祁、德数州,杀官吏,虏士民,纵火大掠,把大量的人畜财富掠往辽国。

太宗下诏:“将士战败溃散者都不予追究,奖励防备抵御有功之臣,掩埋露骨,抚恤烈士,录用为国捐躯官吏的子孙为官,免除因战争带来灾害的地区三年租税。”

辽军有个习惯,就是每年秋收之后,必定派兵深入宋境,抢粮抢人抢牲畜。每年来一趟,趟趟不重样。

为补充兵源,加强边防守备,太宗遣使前往河南、山西各地诸州,征发百姓参军,每八个壮丁中抽取一人入伍参军。

京东转运使、主客郎中李惟清三次上疏谏阻:“若是,天下不耕矣。”

太宗向宰相李昉问计,李昉道:“皇上遣使到河南、河东征兵,也是迫不得已,然河南之民素习农桑,不知战事,一旦征集起来,必定会导致混乱,若因而啸聚山林作乱,朝廷还必须派兵剪除,若是如此,则河北土地既困于契丹戎马,河南百姓又作乱于民间,这就不好办了。”

太宗觉得言之有理,就采纳了李惟清、李昉的建议,只从河北征招壮丁,其余各地全都停招。

◆打黑除恶

雍熙四年(987)年七月,太宗于内客省使厅事设置三班院,负责管理三班使臣名籍、磨勘、差遣,任命崇仪副使蔚进知院事。

太宗一朝,官僚机构日益膨胀,人浮政滥,旷职废事,现象严重。地方官员贪污腐化,极度奢侈,肆意挥霍,很多地方官商勾结,一手遮天,导致民怨沸腾。

秦州(今甘肃天水)长道县,有一个名叫李益的酒场官,家财万贯,僮仆数百,为富不仁,无恶不作。酒场官类似于某国营洒厂的厂长,李益这人交通朝贵,拉拢官吏,上能通天,与地方官吏沆瀣一气。“郡守以下皆畏之”,仗着手里捏着官员的把柄,有恃无恐,为所欲为。

李益做着放高利贷的生意,“民负益息钱者数百家”,欠他高利贷的百姓多不胜数。李益非常嚣张,讨债的事根本用不着自己动手,而是交给官府帮他督促、收缴,催的比国家赋税还要急。

多行不义必自毙,总有那么一股清流,照见朗朗乾坤,清平世界。观察推官冯伉清正廉洁,不为所屈,私下收集了李益不少罪证,李益很恼火,决定给冯伉点颜色看看。

一日,冯伉骑马外出,李益指使奴仆将冯伉从马上拖下,接着就是一顿胖揍,警告他要老实点,不要不识抬举。

冯伉两次上书太宗揭发李益,神通广大的李益早就料到会有这一手,早就派人将冯伉的奏章隐匿起来。冯伉无奈,后来通过买马的使者辗转将举报信送到了太宗手上。

接到举报信后,太宗勃然大怒,责令地方官,立即逮捕李益。诏令未到,李益早从朝中得到消息,连夜逃亡,藏匿起来。

朝廷使者竟然扑了个空,赵光义更加恼怒,命令有关部门,务必限期将其抓捕归案。三个月后,终于在河内一位巨富家中,将李益抓获,押送御史台受审。

李益全部招认不悔,被判斩立决,籍没家产。“州民闻益死,皆醵钱饮酒以相庆。”

李益的儿子李士衡是进士出身,官至光禄寺丞。很显然,李益在京师的后台和联络。

员就是李士衡。“诏除其籍,终身不齿。”李士衡被开除公职,永不录用。

李益父子被绳之以法,那些与他们结成利益同盟的官员权贵,却照样吃香的喝辣的,毫无大碍,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赵普三次拜相

端拱元年(988)正月,太宗下诏要亲耕籍田。许国公赵普上表请求觐见,辞甚恳切。太宗也动了情,对宰相李昉道:“赵普是开国元勋,是朕所尊重礼敬之人,宜从其请,让他入觐。”

赵普上朝,近前参拜,太宗对他再三慰抚,赵普感激得呜咽流涕。陈王赵元僖亦上言为赵普诉冤,称赞他是“圣朝之良臣”。

这时,百姓翟马周击登闻鼓上告,告发李昉官居宰相,在北方发生战事之时,不作边备,徒知赋诗宴乐。雍熙北伐时,太宗并未找李昉商议出兵之事,这么大的事,皇上都没跟自己商量,是没把他李昉放在心里,李昉心中郁闷,经常在家赋诗宴乐。

籍田礼毕,太宗想罢掉李昉相位,诏学士贾黄中草拟诏令。贾黄中道:“仆射,百僚师长,实宰相之任,今自工部尚书而迁是职,非黜责也。”太宗也觉得这样比较得体。于是下诏,贬李昉为右仆射。

却说,辽圣宗耶律隆绪自雍熙四年(987)年九月驾临南京,就一直坐镇于此,辽兵时常骚扰宋境。太宗令文武群臣各自进献应对之策,李昉援引汉、唐先例,坚持认为应委屈己方与敌修好,停止战争、休养百姓。众人一致认为此议甚好。

端拱元年(988)二月,太宗想立吕蒙正为相,担心他资历太浅,想请赵普出来压压台面,让他以赵普为表率。太宗道:“卿国之勋旧,朕所毗倚,古人耻其君不及尧、舜,卿其念哉。”下诏,进封参知政事吕蒙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给事中许国公赵普守太保兼侍中,同吕蒙正平章事。

这是赵普第三次受命拜相,赵普再次站回大宋朝廷的权利巅峰。~~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要做的就是拿出自己杀手锏,为大宋整顿吏治,带给朝廷一股清流。上一次拜相,赵普铲除了卢多逊,这一次,赵普也不想手软,他要向一个更难对付的皇帝身边红人开刀。

◆扳倒“江湖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