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的后勤补给出现严重问题,除了气等因素外,失去当地人民的支持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所以柴荣班师后,才下诏亡羊补牢,宣布废除南唐的高税等等,以求换取淮南人民的信任。
然并卵。
占领军走了,祖国的军队层层递进,开始收复故土了,淮南人民沸腾了。在被后周占领的各州县内,百姓们揭竿而起,以农具为兵器,以白纸为铠甲,相聚起义,自号“白甲子”,又被称为“白甲军”,淮南境内浩浩荡荡的“白甲军起义”爆发了。
后周占领军前去镇压,却屡屡被“白甲军”所败。
乍一看挺不可思议,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因为后周占领军主要是占领州、县,而在镇以下的行政单位就缺乏足够的军事力量,“白甲军”类似于游击队,总会寻找后周防守薄弱的地方集中优势力量进攻,而一旦等后周支援抵达,他们又会化整为零,绝不开展正面大决战。用句我们耳熟能详的法,就是农村包围城剩
别是八百多年前的冷兵器时期,即便是到了现在,拥有着卫星定位、红外线夜视仪、现代化通讯、上黑鹰、地上悍马的灯塔国,在阿富汗战争中的伤亡数字也主要来自于占领期间。
后周的淮南节度使向训飞书告急,认为应当放弃扬州,缩防线,集中力量进攻寿州。在得到批准后,向训没有选择对扬州进行系统性破坏,而是封存府库,交给淮南旧将管理,并安排淮南旧将维持城内秩序,然后率部有序撤离,秋毫无犯。
向训的这波操作收获了淮南民众的友善,史籍记载,当向训撤离的时候,淮南人民箪食壶浆,自发地举办了欢送仪式。“大爷常来玩儿呀。”
随后,滁州占领军同样主动撤退,同保寿州。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南唐收复了扬、舒、蕲、光、和、滁等州,唯有寿州还处在后周的包围郑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南唐战绩显赫,但后周并未因此遭受重创,没有受到实质性损伤,如扬州、滁州等,都是主动放弃。后周并非是溃退,而是有计划的战略转移,把分散在淮南诸地的零散兵力集中到了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