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见招拆招,不等后周发难,便主动封战斗英雄、抗周骨干、“鹰派”皇长子李弘冀为皇太子,并主动请求退位,表示要把位子传给李弘冀。提前将了柴荣一军。
如果后周答应,不仅落下了中原大国干涉、操纵南唐内政的口实,还无法从中获利,因为李弘冀在“常州之役”一战成名,是南唐有名的“鹰派”一哥;而如果后周不答应,那就等于承认了李璟的合法统治,无法再逼迫李璟退位从而操控南唐。
后周最终选择了后者,拒绝了李璟退位的请求,好言相慰。
李景遂的美梦落空了吗?并没樱对于李景遂来,他还有属于他自己的进攻型夺权之路。
这场战争使南唐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李璟的个人魅力和政治声望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质疑,虽然李璟甩锅给“四凶五鬼”并将之团灭,却无法挽救自己断崖式下跌的口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于“立贤”。如果此时李景遂在洪州振臂一呼,那么……
回到刚才的问题,李景遂在这个战争的最后关头、谈判的最关键时刻选择离开昇州,离开李璟,就非常值得玩味了。
李景遂完全可以主动联系后周,表明自己坚持统一的政治倾向,以爱好和平、维护地区稳定的“亲周分子”形象获取后周信任,私下签订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为后周做守土官长,并在后周的支持下顶替李璟,成为中原在江南的代理人;如果不成,还可以发动叛乱,呼吁国人推翻昏君,即便无法取代李璟,也可以搞“两个南唐,一昇一洪”,看看隔壁南楚和闽国,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嘛。
而面对李景遂的归藩请求,李璟痛快答应,还非常贴心地为他安排了一个副手——枢密副使李征古,“四凶五鬼”核心成员之一。这就是兄弟俩之间的神仙过眨
显然,李璟自始至终都没有放松对李景遂的戒备,十几年来,李璟都像防贼一样防着诸弟,一刻也不敢放松。
李景遂在赴镇洪州的当年,就遭人投毒而死。幕后真凶真是李弘冀吗?